您的位置:首頁

帶娃必備的5個育兒貼士,太實用了!

帶娃真是操碎了心!小編身邊的年輕媽媽經常發出這樣的感慨。

都說0~6歲接觸到的點點滴滴可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甚至伴隨一生, 真怕自己一個不留心就給孩子帶來閃失啊……

育兒貼士1

時刻提醒自己是孩子的榜樣

帶娃, 換句話來說也是家長重新認識自身、優化自我的一個過程。 當你變得更好時, 孩子也會受到正面影響, 形成健全的人格。

平時我們就要以平等的姿態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充當他們的引導者和朋友的身份。

你和伴侶哪怕一個小小的言行舉動, 都可能被孩子迅速模仿;所以夫妻倆要互相監督, 規範自己的言行, 才能成為孩子的積極榜樣;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執, 有負面情緒時也不要拿孩子當出氣筒。

育兒貼士2

孩子發燒時, 用合理的方式判斷要不要吃退燒藥

小兒發燒是一個常見問題, 看著孩子難受, 真是既心疼又頭疼, 單是關於退燒藥的問題, 都有很多講究和爭論。

臨床上通常把 38.5 ℃ 作為是否服退熱藥的分界點。 如果超過37.3度就要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 比如兒童降溫貼, 或者用酒精幫孩子擦拭手心腳心等, 超過38.5度就得考慮是否要吃退燒藥了, 當然病沒有一刀切的標準,

如果孩子很難受, 一定要及時給藥, 減輕孩子因發熱引起的不適感。

如果同時還出現頭痛、脖子硬、抽搐等任一情況, 還是要趕緊去醫院。

PS:幼兒免疫力還不健全, 特殊環境下容易受交叉感染。 如需帶孩子去醫院, 儘量不要久待。

育兒貼士3

如無特殊情況, 無需給孩子掏耳朵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耳朵裡有耳屎時, 都有想掏出來的清潔衝動, 有時直接拿著耳勺或棉簽就上手了。

但一般情況下, 耳屎除了看著扎眼以外, 沒啥負面影響, 反而能幫助隔離外界異物, 比如小蟲子啥的;當耳屎積累到一定程度, 也會自己從耳朵眼裡掉出來。

逞一時手快給孩子掏耳屎, 如果誤傷了孩子嬌嫩的耳道, 那就麻煩了。 當然, 如果耳屎太多讓孩子不舒服, 甚至影響聽力, 就要請醫生用專用工具處理。

育兒貼士4

不要盲目給孩子補鈣, 要講究時間和方式

發現孩子存在脫髮、枕禿、出牙晚、出汗多、個子矮等任一情況時, 一些家長就焦慮了:是不是要趕緊補鈣?

表面現象並不能準確說明問題。 就算是做檢查, 驗血、驗尿、驗頭髮這些檢測方法都不靠譜, 不能真實反應孩子體內的鈣含量;接受度相對廣一點的超聲骨密度檢測法, 也被一些兒科專家認為不一定適用于嬰幼兒。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需要補鈣, 小編建議還是應該先看醫生, 由醫生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做出綜合診斷。

相比盲目補鈣, 兒科專家更推薦合理補充維生素 D, 它能夠很好地促進鈣和磷的吸收。

育兒貼士5

為孩子做好充分的安全保障

帶娃也是一場修行, 讓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長是家長們最大的期望。 但除了教育和健康問題, 關於孩子的安全,你們兩口子是怎麼來保障的?

據統計,0-12歲時孩子意外傷害高發期,有4000萬幼稚園及中小學生遭遇過意外傷害,相當於每3個孩子中就有一人遭受意外,是家長最擔心的問題之一。

關於孩子的安全,你們兩口子是怎麼來保障的?

據統計,0-12歲時孩子意外傷害高發期,有4000萬幼稚園及中小學生遭遇過意外傷害,相當於每3個孩子中就有一人遭受意外,是家長最擔心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