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種植
本來黑木耳是一種野生生長的物質, 它既沒有葉綠素, 並且它的生長也不靠光合作用。 它總是喜歡生長在濕潤的環境下, 比如說它常常會生長在各種朽木上面。 可是由於黑木耳的營養價值很高, 所以我們現在對黑木耳就進行了人工的種植, 這樣就可以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黑木耳的高的營養價值。 黑木耳種植技術有哪些。
對於黑木耳種植是有一定的技術的, 並不是我們隨便想怎樣種植就怎樣種植, 想在哪種植就在哪種植。 據養生專家介紹, 黑木耳種植是必須需要有一定的條件的。 下面就是關於黑木耳種植的技術的介紹。
生物學特性
黑木耳屬於腐生性中溫型真菌。
菌絲在6~36℃之間均可生長,
但以22~32℃最適宜;15~27℃都可分化出於實體,
但以20~24℃最適宜。
菌絲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長,
子實體形成時要求耳木含水量達70%以上,
空氣相對濕度90%~95%。
菌絲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長,
lx的光照強度。 為好氣性真菌, pH5~5.6最適宜。 栽培技術
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與代料栽培等多種, 現主要介紹段木栽培。 ①制種:菌種有鋸木屑菌種與枝條菌種, 前者用鋸木屑與麥麩等配製成培養基;後者用直徑1cm的枝條切成1.5cm長, 加入蔗糖、米糠等營養成分, 裝瓶後高壓滅菌, 接入母種, 在25~28℃下培養1個月, 菌絲即可長滿瓶。 ②耳木準備:栽培場地選好後就應準備耳木, 常用的耳木種類有完鬥科和樺木材的樹種, 選胸高處直徑10~12cm的耳樹, 砍伐後截成1~1.2m長段, 截面用新石灰塗刷, 然後置於通風向陽處架曬。 ③接種:接種用的工具應預先用乙醇消毒。 先在耳木上;用電鑽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 如用鋸木屑菌種則應填滿穴,
3d有一場小雨, 半月有一場中、大雨, 乾旱時應人工噴水, 解決幹幹濕濕的問題, 保持相對濕度在90%~95%左右。 噴水應在早晨和傍晚進行。 病蟲害防治
危害黑木耳的主要雜菌有環紋炭團菌、麻炭團菌、韌草茵、朱紅栓菌、絨毛栓菌等。 主要蟲害有偽步行蟲、蛀枝蟲、四斑麗(蟲甲)、薊馬等。 可用生石灰(1:100倍液)、退菌特(1:100倍液)、氯化鋅(1:50倍液), 防治雜菌污染。 另外也可採用除蟲菊、雷公藤等生物農藥防治蟲害。
關於黑木耳種植的技術的介紹, 大家也都知道了吧。 只有通過養生專家給我們介紹的黑木耳的種植技術, 這樣才能種植出更多的黑木耳, 種植出營養豐富的黑木耳。 並且我們還要注意黑木耳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