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花生要煮多久才熟

花生是一種常見的下酒菜, 生著吃、炒著吃、煮著吃, 都備受大家的喜愛。 花生的營養價值很高, 大多數人喜歡煮著吃, 尤其是牙口不好的人, 會覺得吃起來不費勁。 花生雖好, 吃起來也要了解它的禁忌, 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 那么, 花生要煮多久才熟?需要掌握好時間, 不建議時間過長, 否則會很面糊。

泡發后的花生煮開五分鐘即可, 浸泡入味兩小時左右, 沒泡發的煮開十五分鐘浸泡入味。 花生不亦煮太久, 時間長了口感變得太軟吃起來無味, 但是這樣的花生去更加適宜老年人吃。

煮花生的營養價值

花生的蛋白質含量為25%--30%, 花生蛋白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 精氨酸含量高于其它堅果, 生物學效價高于大豆。 并建議人們:每日食用一定量的花生、花生油或花生制品, 不僅能提供大量蛋白、脂肪和能量而且可降低膳食飽和脂肪和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大大促進植物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E、葉酸、鉀、鎂、鋅、鈣等這些對健康有益的營養素的攝入, 從而改善膳食的結構和品質。

水煮花生比炸花生要更加營養。 因為油炸的花生吃起來雖然更香, 但是已經破壞了本身富含的維生素, 而且花生的含油量本來就高, 油炸之后脂肪量就更高了, 吃起來既油膩又容易上火。 水煮花生最能保持花生原有的營養, 還容易消化。

吃花生的好處有哪些

花生又名落花生, 原產于南美洲一帶, 世界上栽培花生的國家有100多個, 亞洲最為普遍, 次為非洲, 據中國有關花生的文獻記載栽培史約早于歐洲100多年。 花生被人們譽為“植物肉”, 含油量高達50%, 品質優良, 氣味清香。 除供食用外, 還用于印染、造紙工業, 花生也是一味中藥, 適用營養不良、脾胃失調、咳嗽痰喘、乳汁缺少等癥。 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性也相對較強。

1、控制食欲:花生是“高飽腹感”食物, 會感覺更飽, 或者飽的時間更長。 花生的高飽腹感并不僅僅是脂肪、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含量的原因,

如果在早餐時吃花生或花生醬, 就能減少這一天的進食量。

2、有助減鹽:咸味零食通常是高鹽食物。 但咸味花生的鹽含量, 比同樣重量的切片面包、冰凍華夫餅還要少。 因此, 咸味花生不但能滿足吃咸的愛好, 還不容易導致攝入食鹽過量。

3、穩定血糖:如果人們把飲食中的一份紅肉換成花生, 患糖尿病的風險會降低21%。 花生會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早上吃點花生, 一天的血糖都不會過高。

4、保持心臟健康:吃花生多的人, 患冠心病的風險能減少35%。 花生中的脂肪酸構成, 再加上其他成分的作用, 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讓心臟更加健康。

5、減少結腸癌風險:每周至少吃兩次花生的女性, 患結腸癌的風險能降低58%。 而每周至少吃兩次花生的男性,

能降低27%的風險。 這是花生中的葉酸和其他抗癌的營養物質起了作用。

吃花生的六大禁忌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需控制每日攝入的總能量, 因此, 每天使用炒菜花生油不能超過三湯匙(30g)。 但18粒花生就相當于一勺油(10g), 能夠產生90千卡的熱量。

2、想減肥的人:花生的熱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 吃二兩炒花生仁, 就吃進了581千卡的能量, 相當于吃了五兩半的饅頭, 所以想減肥的人應遠離花生。

3、膽囊切除者:膽汁對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義。 人吃飯后, 膽囊收縮, 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以利消化吸收。 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對膽囊刺激最強, 使膽汁大量排放。 膽囊切除后, 膽汁無法儲存, 勢必影響對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4、高脂蛋白血癥患者:飲食結構不合理是導致高脂蛋白血癥的重要原因, 因此飲食治療的原則是限制熱量、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 花生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多吃只能加重病情, 導致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危及生命。

5、胃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患者:此類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狀,飲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屬堅果類,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過高,很難消化吸收,此類患者應禁食。

6、痛風患者:痛風是一組新陳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癥。由于高脂飲食會減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風急性發作期應禁食花生,痛風緩解期也只能適量進食。

5、胃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患者:此類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狀,飲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屬堅果類,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過高,很難消化吸收,此類患者應禁食。

6、痛風患者:痛風是一組新陳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癥。由于高脂飲食會減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風急性發作期應禁食花生,痛風緩解期也只能適量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