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處暑吃鴨肉最滋補養生 推薦七款鴨肉養生食譜

處暑節氣的到來預示夏季的結束, 秋季的開始。 處暑節氣, 民間有吃鴨的習俗, 這時吃鴨最滋補養生。 鴨肉營養豐富, 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 最適合處暑前后食用。 下面推薦7款鴨肉養生食譜, 不妨在處暑節氣多吃。

處暑習俗吃鴨

老鴨味甘性涼, 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 做法也五花八門, 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 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 一般處暑這天, 北京人都會到店里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鴨的營養價值很高, 鴨肉中蛋白質含量約16%~20%, 比豬肉(13.3%)高, 而脂肪含量(19.7%)比豬肉(37%)低。 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 而鉀、鐵、銅、鋅等元素都較豐富, 鴨蛋中礦物質、維生素A含量也高于雞蛋。

鴨全身都是寶。 鴨肉味甘、咸、性涼, 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 適用于骨蒸勞熱、小便不利、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等。 烏骨鴨藥用價值更大,

結核病患者可以減輕潮熱、咳嗽等癥。 老母鴨能補虛滋陰, 對久病體虛者或虛勞吐血者均有補益作用。 “人有唇干口燥它能緩之, 人有陰虛發熱它能解之”。 鴨血具有補血、清熱解毒之力。 鴨蛋具有滋陰補虛、清熱潤燥之功。

凡事有利必有弊, 鴨肉雖好, 但也需要注意, 因鴨肉性偏寒涼, 平素身體虛寒, 或因著涼引起食欲減退、胃脘疼痛、腹瀉、腰痛及痛經等癥者, 則以暫不食用鴨肉為宜。 鴨肉忌與甲魚、兔肉、核桃、木耳、蕎麥同食。

推薦幾種鴨肉的做法

做法一:荷葉蒸鴨塊

材料:嫩鴨半只、鮮荷葉、冬菇、鹽、料酒、胡椒粉、老抽、香油、淀粉、蔥、姜、食用油。

做法:將鮮荷葉放入沸水中燙一下, 撈出過涼待用;將冬菇泡發后洗凈去蒂, 嫩鴨去內臟洗凈切成塊,

蔥、姜洗凈切成段和片;將鴨塊放入器皿中加入冬菇、姜片、蔥段、鹽、料酒、胡椒粉、老抽、淀粉拌勻腌制20分鐘;坐蒸鍋點火, 將荷葉放入籠屜上, 在荷葉的表面抹上適量香油, 倒入調好鴨塊蒸30—35分鐘即可。

功效:能解暑止渴, 生津潤肺。 荷葉味苦、性涼, 是清暑、生陽的佳品。 取10克荷葉蒸鴨塊, 特別適合血脂高的人士———鴨肉清熱解毒, 而荷葉則具有擴血管和降血脂的功效。

做法二:二仁全鴨

材料:砂仁5克, 苡仁50克, 全鴨1只, 香菇、小白菜各少許, 調料適量。

做法:將全鴨去毛雜, 洗凈, 切塊;砂仁研末, 與苡仁同放鍋中, 加清水適量煮沸后, 調入蔥、姜、花椒、料酒, 文火燉至鴨肉熟后, 納入香菇、白菜、食鹽、味精等, 再煮一二沸即可服食。

功效:有消暑、化濕、開胃的功效, 對于夏季暑濕纏綿、食欲不佳、頭昏重難解有一定療效。

做法三:薏米仁燉鴨

材料:鴨肉800克, 薏米40克, 冬瓜800克, 豬瘦肉100克, 生姜、黃酒、精鹽、蔥、胡椒粉、豬油、鮮湯適量。

做法:鴨肉入沸水中焯去血水, 切長方塊。 豬瘦肉洗凈切長方塊。 冬瓜去皮洗凈, 切長方塊,

生姜洗凈拍碎, 蔥洗凈切成段, 薏米淘洗干凈。 鍋中放油燒至七成熟, 放入蔥姜炒出香味, 下薏米煮1小時, 再下鴨肉、豬肉、精鹽、胡椒粉, 繼續燉煮, 待七成爛時放入冬瓜塊, 煮至爛熟即可。

功效:能滋陰清熱、健脾消腫、瘦身健美。 薏米仁本身就有健脾胃的功效, 此外還祛濕利水, 有助于增加身體免疫力, 尤其適合腫瘤病患者食用。 但因為薏米仁和鴨肉均是偏寒的食物, 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做法四:處暑百合鴨

材料:鴨子、百合、芡實、姜和鹽。

做法:將百合和芡實洗凈, 將宰好的鴨子切塊, 汆水撈起, 煮沸的清水倒入燉盅, 放入所有材料, 隔水燉上兩個小時, 下鹽調味就一切完備了。

功效:百合味甘微苦, 有補益心肺、清心安神之用;鴨肉味甘微寒,

可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 還兼具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息驚等功效。 以百合燉鴨, 醇香清潤, 又可清潤身體, 非常適宜此時節食用。

做法五:海帶馬蹄鴨肉湯

材料:鴨半只、海帶、馬蹄各200克, 生姜、食鹽少許。

做法:把鴨子去頭及內臟, 切塊, 在沸水中飛水;海帶用水洗凈、泡發;馬蹄洗凈削皮;在砂鍋中裝水, 將鴨子燉至半熟,再加海帶和去皮切塊的荸薺和姜片;用小火燉熟,撈去浮油,再食鹽調味即食肉喝湯。

功效:營養學研究表明,鴨肉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煙酸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而鴨肉和海帶燉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可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

做法六:酸蘿卜老鴨湯

材料:鴨子0.5只、白蘿卜100克 配料:酸蘿卜50克、蔥3段、姜6片、料酒15毫升、白糖15克、白胡椒10克、鹽少量。

做法:鴨子洗凈后切成塊,白蘿卜切成無名指長短的段。酸蘿卜如果較咸的話,用溫水洗一下備用;湯鍋中加入清水,放入鴨子、蔥段、姜2片,倒入料酒,水面能沒過鴨肉即可。用大火將水燒開,表面出現浮沫后,將鴨肉撈出,并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焯燙過的鴨肉放入砂鍋中,再次加入清水,水量沒過鴨肉大約4厘米處,用大火將湯汁燒開;然后放入剩余的姜片,放入酸蘿卜,改稱小火加蓋慢慢燉約40分鐘,直到鴨肉酥爛。

功效:酸蘿卜老鴨湯味道酸甜開胃,鴨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脂肪含量很低,這個湯沒有多余的油脂,鴨肉經過焯燙、沖洗,已經去除了腥味和皮下油脂,味道自然是不用懷疑的。這道湯里的白蘿卜因為吸收了湯汁的味道,既有鴨肉的清香,又有酸甜味道,比鴨肉還好吃。

做法七:沙參玉竹煲老鴨

材料:北沙參、玉竹、老鴨。

做法:將北沙參和玉竹用清水清洗干凈。北沙參瀝干備用。玉竹放入用清水浸泡30分鐘。老姜去皮切成片。老鴨洗凈,剁成大塊,一只鴨子大約剁成8到10塊。用清水洗凈鴨塊,瀝干水分。把鴨塊放入湯鍋中,一次性倒足清水,不要蓋蓋子,大火加熱,水開后撇去浮沫。蓋上蓋子,改成小火煲30分鐘。30分鐘后,關火用勺子撇去湯面上的鴨油。然后放入北沙參,玉竹和姜片,再蓋上蓋子,繼續煲制1個半小時。食用前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北沙參性味甘寒,能滋陰清肺、養胃生津、除虛熱;然后,玉竹性味甘寒,質潤多液,能養陰潤燥。玉竹可潤燥,止渴。沙參可治肺熱咳嗽,二者用來煲湯是常見的做法。兩者經常搭配煲湯或者做成燉品,最適合是在干燥的秋冬季節食用了。之所以還有加老鴨是因為老鴨性味甘寒,能滋陰補血。這三者合用,使得本湯有滋補養陰的功效,配以生姜,不僅去腥更能祛寒。

將鴨子燉至半熟,再加海帶和去皮切塊的荸薺和姜片;用小火燉熟,撈去浮油,再食鹽調味即食肉喝湯。

功效:營養學研究表明,鴨肉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煙酸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而鴨肉和海帶燉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可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

做法六:酸蘿卜老鴨湯

材料:鴨子0.5只、白蘿卜100克 配料:酸蘿卜50克、蔥3段、姜6片、料酒15毫升、白糖15克、白胡椒10克、鹽少量。

做法:鴨子洗凈后切成塊,白蘿卜切成無名指長短的段。酸蘿卜如果較咸的話,用溫水洗一下備用;湯鍋中加入清水,放入鴨子、蔥段、姜2片,倒入料酒,水面能沒過鴨肉即可。用大火將水燒開,表面出現浮沫后,將鴨肉撈出,并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焯燙過的鴨肉放入砂鍋中,再次加入清水,水量沒過鴨肉大約4厘米處,用大火將湯汁燒開;然后放入剩余的姜片,放入酸蘿卜,改稱小火加蓋慢慢燉約40分鐘,直到鴨肉酥爛。

功效:酸蘿卜老鴨湯味道酸甜開胃,鴨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脂肪含量很低,這個湯沒有多余的油脂,鴨肉經過焯燙、沖洗,已經去除了腥味和皮下油脂,味道自然是不用懷疑的。這道湯里的白蘿卜因為吸收了湯汁的味道,既有鴨肉的清香,又有酸甜味道,比鴨肉還好吃。

做法七:沙參玉竹煲老鴨

材料:北沙參、玉竹、老鴨。

做法:將北沙參和玉竹用清水清洗干凈。北沙參瀝干備用。玉竹放入用清水浸泡30分鐘。老姜去皮切成片。老鴨洗凈,剁成大塊,一只鴨子大約剁成8到10塊。用清水洗凈鴨塊,瀝干水分。把鴨塊放入湯鍋中,一次性倒足清水,不要蓋蓋子,大火加熱,水開后撇去浮沫。蓋上蓋子,改成小火煲30分鐘。30分鐘后,關火用勺子撇去湯面上的鴨油。然后放入北沙參,玉竹和姜片,再蓋上蓋子,繼續煲制1個半小時。食用前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北沙參性味甘寒,能滋陰清肺、養胃生津、除虛熱;然后,玉竹性味甘寒,質潤多液,能養陰潤燥。玉竹可潤燥,止渴。沙參可治肺熱咳嗽,二者用來煲湯是常見的做法。兩者經常搭配煲湯或者做成燉品,最適合是在干燥的秋冬季節食用了。之所以還有加老鴨是因為老鴨性味甘寒,能滋陰補血。這三者合用,使得本湯有滋補養陰的功效,配以生姜,不僅去腥更能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