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怎麼辦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到目前為止, 本病的病因尚不能完全闡明。 它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爆發性疾病。 發病時與腸道缺血, 感染等因素有關。 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 腹脹, 嘔吐, 腹瀉, 便血, 重症可出現敗血症和中毒性休克。 接下來介紹一下它的臨床具體表現。

1病史:起病急, 發病前多有不潔飲食史。 受冷、勞累、腸道蛔蟲感染及營養不良為誘發因素。

2腹痛:起病急驟, 突然出現腹痛, 也常可為最先症狀, 多在臍周。 病初常表現為逐漸加劇的臍周或中上腹陣發性絞痛, 其後逐漸轉為全腹持續性痛並有陣發性加劇。

3腹瀉:便血、腹痛發生後即可有腹瀉。 糞便初為糊狀而帶糞質, 其後漸為黃水樣, 繼之呈白水狀或呈赤豆湯和果醬樣, 甚至可呈鮮血狀或暗紅色血塊, 糞便少而且惡臭。 無裡急後重。 出血量多少不定, 輕者可僅有腹瀉, 或僅為糞便隱血陽性而無便血;嚴重者一天出血量可達數百毫升。

腹瀉和便血時間短者僅1~2天, 長者可達一月餘, 且可呈間歇發作, 或反復多次發作。 腹瀉嚴重者可出現脫水和代謝性酸中毒等。

4噁心、嘔吐:常與腹痛、腹瀉同時發生。 嘔吐物可為黃水樣、咖啡樣或血水樣, 亦可嘔吐膽汁。

5全身症狀:起病後即出現全身不適、軟弱和發熱等全身症狀。 體溫一般在38~39℃, 少數可達41~42℃, 但發熱多於4~7天漸退, 而持續2周以上者少見。

6腹部體征:相對較少。 有時可有腹部飽脹、見到腸型。 臍周和上腹部可有明顯壓痛。 早期腸鳴音可亢進, 而後可減弱或消失。

在高發的夏秋季節要注意飲食衛生和良好休息。 適齡兒童要按國家計畫免疫要求規律驅蟲, 勞逸結合。 本病治療以非手術療法為主,

加強全身支持療法、糾正水電解質正常、解除中毒症狀、積極防治中毒性休克和其他併發症。 必要時才會予以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