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怎樣做蘿蔔牛腩

番茄牛腩是一道在飯店非常常見的菜, 很多人都喜歡吃, 很多人都嘗試過在家裡自己做番茄牛腩, 但是做好的牛腩根本不爛, 咬不動還塞牙。 蘿蔔牛腩是南方吃牛腩的一種做法, 很多北方朋友去了南方之後非常喜歡, 回家之後想自己做。 下面給大家講解下怎樣做蘿蔔牛腩好吃。

一、菜品原料

1)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鬆軟肌肉,以新鮮黃牛的牛腩為好。

2)牛腩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 這只是一種統稱。 若依部位來分, 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 國外進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又稱條肉), 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 瘦肉較多, 脂肪較少, 筋也較少, 適合紅燒或燉湯。 另外, 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 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 也可以稱作牛腩, 是上等的紅燒部位。 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 筋肉多, 油少,

甚至全是瘦肉。 因此一般用來鹵, 不適合燉湯, 更不適合紅燒。

牛腩:切成丁、塊、或條狀, 尺寸按個人嘴的1/3-1/4為宜。 切後放入盤中用冷水沖洗2遍, 再放水浸泡。

白蘿蔔:沖洗乾淨、切成塊狀, 大小同上也可略大。 注意不要削蘿蔔皮。

二、製作方法

1)牛腩(一斤半左右)要先切成四五釐米見方的小塊,

鍋中放涼水, 把牛腩放入鍋中煮, 水滾後五分鐘撈出, 必須用涼水, 如果用熱水, 牛肉表皮會很快變白變硬, 裡面的血水出不來。 牛腩取出後, 用溫水洗乾淨。 加生抽、料酒及胡椒粉稍微醃一下。

2)將蘿蔔加水大煮(不要蓋鍋蓋), 持續滾5分鐘左右, 煮掉蘿蔔的辣氣。

3)炒鍋上火, 加入烹調油(2Tbs,30ml), 在油五成熟時, 放入蒜蓉(大約兩瓣蒜)、薑片幾片, 把鍋爆香, (這時鍋應該離火, 否則蒜蓉會焦)放柱侯醬(2tsp, 可選), 磨豉醬(2tsp, 可選), 放兩塊腐乳(可選)在鍋中炒碎炒香, 把牛腩放入鍋中翻炒到有熟色。

4)在牛腩掛勻腐乳後, 炒鍋加溫水, 水量以沒過牛腩兩指為宜, 再加入拍裂的薑一塊(乒乓球大小即可)、料酒(2Tbs,30ml)、八角三隻、桂皮一小塊、陳皮一小塊(小指甲蓋那麼大即可,

陳皮一定不能放多)、甘草片兩片、小茴香一小把(大約三十粒)、少量老抽上色,

這時候不要放鹽, 鹽要快熟的時候放(提前放鹽, 肉不容易熟)。 開大火, 開鍋後(水滾後)轉小火, (火一定不要太大, 鍋中不能有太多白煙冒出, 只有小火慢慢燉肉才會軟)。

5)牛腩燉一小時後, 加入煮去了辣氣的蘿蔔, 並放糖(3Tsp,25ml, 可選)。 再燉大約四十五分鐘, 不要蓋鍋蓋, 不然會成蘿蔔牛腩湯。

6)在牛腩燉到夠軟爛 且湯水收到只剩1/3的時候, 放入鹽(2Tsp,15ml)和蔥段, 翻勻。 起鍋並點上一點香油。 這樣一道牛腩就做好了。

三、注意事項:

1)香料一定不能多放, 否則弄巧成拙, 會出怪味。

2)一定要用文火, 大夥燉不軟。

3)如果想吃土豆, 在起鍋前20分鐘左右放入土豆塊(時間視土豆塊大小決定), 這樣牛腩熟時, 土豆剛剛好

5)糖、鹽、味精的比例可以自由掌握,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 可以作的時候嘗一嘗。 味精過量加熱會產生有害物質, 如果一定要放, 建議起鍋的時候放。

6)所以調味料和香料都可以根據個人嗜好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