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辨別真假牛奶只需六大招

一、摻水牛奶的識別

根據液體的密度原理, 牛奶的正常比重在20℃時為1.028~1.033之間, 而當加入水時, 牛奶的比重就會降低。 實驗證明, 牛奶中每加入10%的水時, 比重就會降低0.0029.因此我們可以用測比重的方法識別摻水牛奶。 具體方法是將200ml混合均勻的牛奶緩緩倒入容積為500ml的量筒內, 在20℃下把比重計放入量筒內(比重計不可與筒壁接觸)。 靜置2分鐘左右即可讀取數值, 若數值低於1.028時, 就可斷定牛奶為摻水牛奶。

二、摻豆漿牛奶的識別

取牛奶10ml放入25ml試管中, 加入0.5ml碘液, 搖勻後察看其顏色, 若液體呈現橙黃色, 則牛奶為正常牛奶;若液體呈現灰綠色則可判定牛奶中摻加了豆漿。

原理是豆漿與牛奶相比, 幾乎不含澱粉, 但卻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 而這種碳水化合物在遇碘時通常都會呈現灰綠色反應。

三、摻澱粉牛奶的識別

取牛奶10ml放入25ml試管中, 加熱煮沸, 冷卻後加入2ml碘液搖晃。 若有藍紫色沉澱產生, 說明牛奶中摻入了澱粉。 原理是糊化後的澱粉具有遇碘變藍紫色的特性。

四、摻堿牛奶的識別

牛奶在微生物作用下, 很容易發生酸敗, 為了掩蓋酸敗現象, 有些不法經營者會在牛奶中使加一定量的食用堿。 識別這種摻堿牛奶的方法是取牛奶10ml置於入25ml的試管中, 然後加入0.05%的玫瑰紅酸乙醇溶液5ml, 搖勻後進行顏色觀察。 若出現玫瑰紅色則說明牛奶中使加了食用堿,

而且顏色越深表明鹼度越大。 若是正常牛奶, 顏色應為橙黃色。

五、摻食鹽牛奶的識別

為了防止牛奶變質, 一些牛奶生產企業常會在牛奶中摻加一定量的食鹽。 對這種牛奶的識別方法是取0.01mol/L的硝酸銀5ml溶液置於10ml的試管中, 然後再加入兩滴10%的重鉻酸鉀溶液, 混勻後再加入1 ml牛奶, 搖勻後觀察其顏色。 若溶液呈現黃色則說明牛奶中摻加了一定量的食鹽。 原理是硝酸銀與重鉻酸鉀摻加標準牛奶時會呈現紅色反應, 而當牛奶中摻加了食鹽, 氯離子超標時, 會發生氯化銀沉澱, 從而呈現黃色。

六、摻明膠牛奶的識別

有些牛奶造假企業為了改變摻水牛奶過稀的性狀, 常會在牛奶中再摻加一定量的明膠進行彌補。

對於此種牛奶的識別方法是取10ml牛奶置於150ml錐形瓶中, 然後加入10m l硝酸汞溶液, 用力搖勻後靜置5分鐘左右, 接著進行過濾。 隨後在過濾液中加入等體積的飽和苦味酸溶液, 若有黃色沉澱就說明牛奶中摻有明膠, 否則為正常牛奶。

七、辨別小口訣

新鮮奶——呈乳白色或稍帶黃色的均勻膠態流體, 無沉澱、無凝塊、無雜質, 具有新鮮牛奶固有的香味。 ­

摻水奶——奶液稀薄、發白, 香味降低, 不易掛杯。 取一滴放在玻璃片上, 乳滴不成形, 易流散。

牛奶的保存方法

保存牛奶要注意以下幾點:

(1)鮮牛奶應該立刻放置在陰涼的地方, 最好是放在冰箱裡。

(2)不要讓牛奶曝曬或照射燈光, 日光、燈光均會破壞牛奶中的數種維生素, 同時也會使其喪失芳香。

(3)瓶蓋要蓋好,

以免他種氣味串入牛奶裡。

(4)牛奶倒進杯子、茶壺等容器, 如沒有喝完, 應蓋好蓋子放回冰箱, 切不可倒回原來的瓶子。

(5)過冷對牛奶亦有不良影響。 當牛奶冷凍成冰時, 其品質會受損害。 因此, 牛奶不宜冷凍, 放入冰箱冷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