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如何度過春困期,你準備好了嗎

為什麼春季就容易讓人昏昏欲睡, 不易清醒呢?中醫師說, 這主要原因就是由於冬季邁入春季的這個時段, 人體的陽氣“內向收藏”轉為“外向生髮”。 如果是氣血兩旺的人, 自然就能適應這一轉變, 便沒有明顯春困的感覺。 但如果本身血、氣不足, 跟不上陽氣升發的步伐, 大腦就會相對供血不足, 缺血缺氧, 就容易出現春困的症狀。

另一方面, 南方地區潮濕多雨, 遇到春天便是梅雨季節, 外界氣候的潮濕, 困阻脾胃, 脾胃的陽氣不能正常升到大腦, 引起大腦相對缺氧, 使人昏昏欲睡, 打不起精神, 出現春困現象。

中醫認為, 濕氣重, 困住了脾升清降濁功能, 使“清氣”不能上升, 頭部及四肢沒有足夠的清輕物質來濡養, 所以出現頭腦昏沉不清醒, 全身困重、疲倦乏力等, “濁氣”不能下降, 引起腹部脹悶、食欲不振、大便溏瀉。

脾虛的人,常常犯困

還有一種人, 一到春天就容易“犯困”,

就是體質屬於脾胃虛弱的人。 中醫認為, 脾在五行屬土, 有“運化水濕”的功能, 中醫叫做“水能制水”, 如果平素脾胃虛弱, 制水的功能不足, 如果再遇到外濕侵襲, 外濕和內濕就會雙劍合璧, 更加影響脾胃的“制水”能力, 濕氣就會停留在體內, 纏綿難退。 濕氣的特點就是黏滯、阻滯氣機, 傷人陽氣。

所以, 脾虛體質的人, 一到春天, 常出現困倦、乏力、頭重、頭暈, 甚至出現噁心想吐, 食欲減退, 舌苔較厚膩, 舌體胖大, 顏色淡, 有時還可以看到舌頭上有牙印, 中醫叫做“齒痕”舌, 這都是濕氣重的典型表現。

食療祛濕, 保護大腦供氧

健脾祛濕的方法很多, 比較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飲食療法。 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藥膳, 就可以達到健脾祛濕、消除春困,

保護大腦缺氧的目的。

●健脾

健運脾胃, 通過補氣提高脾胃運化功能。 體質屬於脾虛之人, 飲食當側重健脾補氣, 食物可以精選羊肉、瘦肉、豬骨等, 加上黃芪、黨參、茯苓等具有補氣作用的中藥材, 做成藥膳, 經常食用可以健運脾胃, 消除水濕。

●祛濕

祛除體內的濕氣, 食療最常用的有三種:

第一, 是具有芳香氣味的中藥材, 比如藿香、豆蔻、紫蘇、蒼術等, 這些中藥材可以幫助化解體內的濕氣, 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 比如藿香葉、紫蘇葉都可以當菜吃, 也可以當做菜時的調味品。 紫蘇可以去魚蟹毒, 做炒田螺、炒螃蟹時, 可以放上一把紫蘇, 既祛濕, 又可以防治中魚蟹毒, 一舉兩得。

第二, 是具有利水功能的食物, 比如玉米、冬瓜、茼蒿等,

有一種鮮嫩的茼蒿品種曾經是宮廷菜肴中的珍品, 所以又叫“皇帝菜”。 茼蒿性辛, 味甘, 能祛濕開胃, 養心安神, 降壓補腦, 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小便不利、脘腹脹痛等症, 祛濕的中藥材有木棉花、雞蛋花、車前草、玉米須等, 這類中藥材是通過增加尿量, 達到排除體內過多濕氣的目的。 像木棉花曬乾後煮水代茶飲, 這是很好的祛濕茶。

第三, 兼具健脾祛濕雙重作用的中藥材, 如薏苡仁、芡實、扁豆、赤小豆等, 做成粥或者湯都可以, 另外用薏米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筧、槐米、芡實等一起煮水當茶飲也不錯, 而市面上還有製成茶包的芡實薏仁茶, 比如亦舒堂薏仁茶, 飲用更方便, 健脾祛濕功效顯著, 可以讓人不知不覺中消除春困,

預防大腦缺氧, 恢復體力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