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養生就是養習慣,活到68和活到108的區別就在這裡!

本文專家觀點:

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學博士 廖映燁

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 陳宇潔

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 袁勇貴

有一個徒弟非常虔誠地學習修行, 一天他向禪師請教道:“師傅, 修行的要求是什麼?”禪師回答說:“吃飯的時候吃飯, 睡覺的時候睡覺。 ”徒弟追問:“這和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啊?”禪師說:“一般人該吃飯的時候不願吃飯, 該睡覺的時候不願意睡覺, 所以不同。 ”

當我們檢討自己的生活時, 就會發現身體的很多毛病都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很多人熱衷於養生, 卻又改不了自己的壞習慣,

本來能活到108歲, 生生地把自己的壽命縮短了40年, 成了68歲。 這其實是進行了一場假養生。

一、運動的區別

活到68歲的人:每天都坐著

活到68歲的人, 喜歡能躺著就不坐著, 能坐著就不站著。 但對老人來說, 長時間不動很容易導致產生靜脈血栓。 尤其是腿部, 更是血栓多發地, 腿部的深靜脈血栓本身就容易堵住下肢血管讓人失去行動能力, 更危險的是, 久坐後再稍一動彈, 栓子就容易鬆動脫落, 然後就像個魚雷般沖向肺部, 造成肺栓塞, 此時發生猝死的幾率非常高。

活到108歲的人:每天都會動一動

據《楚天快報》報導, 湖北有位元110歲的長壽老人陳國清一生都愛運動, 因此一些疾病也遠離她。 即使已經110多歲高齡, 她仍然堅持做力所能及的運動。

對於老年人而言, 平時多進行一些適宜自身戶外運動, 即使有些運動做不了, 多走走路也是不錯的。 英國研究顯示, 每天只要步行1英里(約1.6公里), 患癌死亡風險就能降50%。

二、睡覺的區別

活到68歲的人:不過12點不睡覺

醫學研究表明, 熬夜的人比睡眠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症。 以胰腺癌為例, 經常熬夜的人發病率要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

此外, 長期熬夜更可怕的危害是身體免疫功能失調, 同時身體的免疫能力還會降低, 呼吸道疾病、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都會找上門來。

活到108歲的人:最晚11點前入睡

世界最長壽老人日本的大川美佐緒在給英國《每日電訊報》的留言中說:“吃好睡好, 就能長壽”。 “能眠者, 能食, 能長生”。 可見好的睡眠對人的健康長壽有多重要。

最晚11點前要入睡。

三、吃飯的區別

活到68歲的人:天天無肉不歡

很多人養成了頓頓大魚大肉的習慣, 簡直無肉不歡, 於是身材發胖, 高血壓、高血脂、各種癌症接踵而至。

研究發現, 愛吃肉也是腸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 長期肉類、動物蛋白和脂肪的超量攝入與結腸癌的發生的相關係數可達0.7。 一生以肉為主食, 能活到60多歲已是極限。 反而粗茶淡飯的人比較長壽。

活到108歲的人:營養均衡七分飽

一項研究發現, 對於長壽老人來說, 肉更像是一種佐料, 每週一兩次, 量很少, 他們以蔬菜等植物性食物為主。 而現代人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血管堵塞都與肉類吃得太多有關!

由於老年人身體消耗少, 所需的能量也少,

吃飯七分飽即可, 太飽也會加重腸胃的消化負擔。

四、心理的區別

活到68歲的人:多愁善感壓力大

有些老年老是胡思亂想。 一般性格內向敏感的人易思慮過多, 對人與事包容度不夠, 不滿和抱怨也相對較多。 有些老人總為子女操心。 如再遇到婆媳關係不和, 與親家發生矛盾, 可能造成老人失眠、焦慮、抑鬱, 甚至軀體形式障礙。 中醫認為, 病由心生, 養身需先養心, 心中憋悶, 身體自然也好不了, 想長壽自然難上加難。

活到108歲的人:心地善良不記仇

據廣州日報報導, 108歲的老人林長好老人心地善良, 不爭強好勝, 與鄰居關係很好。 有人曾說她不好, 她則教育女兒說, 過去的就算了, 該幹啥還幹啥。 可見一個良好的心態多麼重要。

全國知名心血管專家洪韶光還曾開出一幅“養心八珍湯”, 配方如下:1、慈愛心 一片 2、好肚腸 二寸 3、正氣 三分 4、寬容 四錢 5、孝順 常想 6、老實 適量 7、奉獻 不拘 8、回報 不求。 好肚腸排在第二位, 也足見養心的重要性。

五、性格的區別

活到68歲的人:全家來伺候, 從來不動手

有些老人, 身體稍微有點毛病, 子女便一哄而上, 恨不得將一切代辦, 雖然孝心可表, 值得稱讚, 卻不知道搶走了老人的主動權, 這樣老人更加沒有行動的動力。

老人隨著年歲的增長, 身體條件變弱, 適當的幫助是有必要的, 但若是全權管理, 就有點過了, 而且也不利於老人的身體健康, 生活沒了動力, 壽命自然難長。

活到108歲的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陳國清老人即使已經110歲, 生活仍然基本能夠自理,

每天晚上都要用熱水泡腳。 自己能拖地掃地, 換下的外衣交給兒子洗, 但內衣、秋衣還是老人自己洗。

108歲的老人林長兩年前身體好的時候, 還經常串門幫鄰居穿穿裝飾珠子, 和朋友們打打牌。 讓老人有自己的事情可做, 也是她生活的一種動力, 更有利於老人形成一種自信, 有益其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