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中國首席私人保健醫師”董峰接受生命時報專訪:養心是養生最高境界

在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 有這樣一位大夫:

從山東農村到首都北京, 從通訊士兵到大牌醫生, 從初中畢業到承擔國家課題, 他的人生軌跡與眾不同;

名師真傳結合多年臨床經驗, 自創“五步調心”療法, 他的醫學理論獨具匠心;

從普通百姓到中央領導、軍界政要、企業家和演藝明星, 找他看病的患者非比尋常……

他就是年僅42歲的“中國首席私人保健醫師”董峰, 人稱“董一針”。

中央電視臺“2016尋找最美醫生”近日揭曉, 董峰榮獲“最美醫生”榮譽稱號。

“最美醫生”活動評選

董峰獲獎照片

董峰與《生命時報》記者(左一、右一)合影

“最美醫生”獎盃

董峰獲獎證書

“最美醫生”頒獎現場

從他的感人事蹟中, 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白衣天使:與命運抗爭, 他的堅韌是美;與疾病搏鬥, 他的鑽研是美;與患者同行, 他的醫德是美……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記者帶您走進董峰大夫的診室一探究竟。

專家小傳

董峰,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主治醫師, 醫學碩士, 五步調心療法創始人。 擅長治療頸肩腰腿痛、胃腸功能紊亂等脾胃病, 以及腫瘤的治療和預防。

身心都能治的“暖男”大夫

董峰的診室位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二層, 記者來到這裡時, 診室外已坐滿了等他診治的患者。 記者隨機詢問幾位元候診的病人, “董大夫治得好不好?”, 大家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來找董峰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前來就診的32歲銀行職員小王告訴記者,由於整天坐著,自己的腰病一直反反復複,胃也不好。他找董峰做了幾次針灸,喝了一段時間湯藥,腰疼的老毛病明顯減輕,胃部不適也已治癒。

年過半百的崔女士也是董峰的“忠實”患者。前不久,嚴重的頸椎病還讓她時常手腳發麻,痛苦不堪。“治了3個多月,有明顯效果,現在已經不麻了。”崔女士高興地說,以後看病跟定董大夫了。聽著聽著,其他患者也開始分享自己找董峰看病的經歷,言語中無不透著興奮和感激。

走進診室,只見一位留著寸頭、高大魁梧的男大夫,一邊聊天一邊在給左右兩張診療床上的患者做針灸、拔罐治療。他動作麻利,左右開弓,舉手投足就像是在打快節奏的太極。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見的董峰大夫。

診室裡的董峰

記者隨董峰出診半天,仔細觀察,發現他有三個特點:一是愛和患者交流,邊治療邊開導,很多愁眉苦臉走進診室的患者離開時都喜笑顏開;二是治療手法極為嫺熟,針灸取穴少而快,不留針,拔起罐來手法多樣,閃、拉、搖、震,火罐在他手裡用出了花樣;三是望聞問切非常細緻,開湯藥一人一方,同時還附有膳食上的建議。

一些患者直言:“全身上下的病董大夫都能治,看起病來周到貼心,真是‘暖男’!”

學醫之路曲折又艱辛

利用午休時間,本報記者專訪董峰,得知他的成長之路非常曲折。

1975年,董峰生於山東陽信農村,其父是當地縣醫院的一名中醫,其母是位赤腳醫生。受父母影響,他從小就想當大夫,上小學時便看過不少針灸的書,很快就掌握了一些針灸方法。父親不在家時,村民便找不滿10歲的董峰扎針治病。

如今,董峰的父親已經過世。他時常會翻看父親留下來的中醫書籍。董峰說,他不會忘記父親的囑託:“中醫博大精深,方劑更勝一籌,希望你將來針灸、方劑整體應用,不圖虛名……”

董峰父親送給他的醫學書籍

1992年,董峰帶著針灸工具和書籍入伍。初到新兵連,他的針灸就派上了用場。訓練中常有戰友腰腿疼,董峰就給他們紮幾針。新兵訓練結束後,成績優秀的董峰出乎意料地選擇了“沒人想幹”的衛生員。

年輕時的董峰

衛訓隊學習後,作為一名陸軍戰士,董峰被派去一所軍隊三級醫院進修。在那一年多時間裡,他做過手術室護士,還擔當過麻醉師的工作,這些知識都為他日後從事針灸研究起了鋪墊作用。

董峰為戰士們看病

進修時,董峰決定自考軍校,然而根據當時的規定,只有初中學歷的他沒資格報考醫學專業。無奈之下,他考入了通訊士官訓練大隊。學習通訊期間,董峰帶著他的針,四處為戰友解決傷痛,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通訊班有個會扎針的董峰。

董峰為戰士們看病

畢業後,董峰被分到汽車修理所,但他一有空就到醫院去學習。鍥而不捨的精神感動了董峰的領導,將他調到當時的解放軍81067部隊醫院。此後幾經周折,董峰一直沒放棄學醫的念頭。

2000年,董峰師從針灸專家王文遠教授,考入全軍區僅5個名額的第一軍醫大學。本科畢業後,他又考入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攻讀中醫診斷專業碩士。

2008年,董峰退伍轉業,被特批調入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這期間,他運用針灸先後為多位軍界政要、演藝明星解除了病痛,聲名遠揚,求醫問藥的人絡繹不絕。

董峰復員時與戰友的合照

“學醫過程坎坷、曲折,但我從沒放棄,成為一名好醫生是我終身的奮鬥目標。”董峰笑著說。

“五步調心”自成一派

董峰有個嗜好,那就是抄書。《黃帝內經》等中醫經典,他已抄了好幾遍。融匯古今,再加入自己多年來的臨床思考,他自創了“五步調心”療法。

董峰是一個太極愛好者

董峰告訴記者,《黃帝內經》認為,“心為君主之官”、“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意思是說,心是五臟六腑中的“老大”。心正常了,五臟六腑都會踏實工作;心若出了問題,五臟六腑就會失調。可見,心非常重要,而這裡所說的“心”,既指心理上的“心”,又指生理上的“心”。

明代醫學著作《類經·疾病類》中記載,“怒傷於心則肝應,思傷於心則脾應,憂傷於心則肺應,恐傷於心則腎應,喜傷於心則心應。”董峰告訴記者,這一理論充分體現了心作為人體第一屏障的重要作用。七情過度首先傷及心,一旦超了心的耐受閾值,就會傷及相應的臟腑。因此,養心可謂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董峰贈書給塔吉克斯坦衛生部部長

“五步調心”療法既可用於診斷,又可防治疾病,具體包括以下五個層面:

調心話

治病首先要抓住患者的心理脈搏,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調心話不是簡單的聊天,需要貫穿治療的始終。

董峰說,曾有位患者被偷了錢包,氣壞了身子,找到自己看病。他勸患者要多想一想破財免災的道理,錢財乃身外之物,沒必要牽腸掛肚。“小偷固然可惡,但他也可能是拿錢去給老人看病,去給孩子交學費,你可能在無形中幫了一個家庭。”聽完這番話,患者一下子想開了。

董峰給來自美國、英國、肯基亞、維德角的學生們授課

人們應牢記,氣出病來沒人替,生氣是對自己最大的不負責,也是讓對方最快達到目的的捷徑;任何困難都是暫時的,今天再困難的事,明天都是小事;換個角度看世界,換種表達方式與人溝通,家庭、社會才會更和諧。

調心針

董峰認為,在給病人針灸時,要在調理心經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症狀,調理相應的經絡,效果才能立竿見影。

比如病人因生氣導致肝病,先要紮主管心的穴位,再紮疏肝利膽的穴位;如果因思慮過度引起脾胃不適,則要選取主管心和脾胃的穴位。以此類推,針灸不能捨棄心經和心穴。與傳統針灸相比,董大夫扎針講究取穴少、見效快、不留針、安全方便。

董峰為一位患者施針

調心罐

“調心罐”是包括拔罐、刮痧、按摩在內的一套綜合療法。董峰告訴記者,人體後背分佈著督脈、足太陽膀胱經等重要經脈。

督脈為陽脈之海,主生陽氣,一個人陽氣足就不容易生病;足太陽膀胱經上分佈著五臟六腑的腧穴,即五臟六腑疏泄的門戶,如果有一個穴位瘀滯,整條經絡都會不通。因此,通過調心罐刺激背部,可升陽化瘀、通暢經絡、拔出體內濕氣,五臟六腑自然乾淨、健康。

和調心針類似,調心罐也講究從始至終刺激心俞穴,再根據症狀,搭配調節其他經絡和穴位。與常見的固定不動的“死罐”不同,董大夫的調心罐手法多樣,是會移動的多功能“活罐”。

調心藥

很多患者把董峰開的藥稱為“開心小湯藥”,其原理同樣是在調心的基礎上,根據患者情況,從調理肺、肝、脾、腎等不同角度進行藥材配伍。

例如清半夏、淡竹葉、酸棗仁、合歡花、柏子仁、陳皮等清心火、安神助眠、疏肝理氣的藥材,都是董大夫所開藥方中的“常客”。

調心膳

問診最後,董峰常教給患者一些從調理膳食入手來調心護體的辦法。

以喝粥為例:心情煩躁時,用銀耳、蓮子做粥;如睡眠不好,加點半夏,適量吃些絲瓜;肝臟若有問題,放點枸杞、五味子;陽氣不足者,可加入女貞子、肉蓯蓉;思慮過度傷了脾胃,同時又有濕熱的人,喝點薏仁粥,再吃些炒白扁豆為佳;胃火太旺、口氣太重的人,可搭配吃點鹵水豆腐。

董峰行醫多年,很想告訴大家一句話:人們有病不應該忍著、攢著。攢的不是“病”,那是“賬”。攢得時間越久,賒欠的賬越多,小病就會拖成大病。正應了那句流行語,“現在不花錢養生,將來會花錢養醫生。”▲(生命時報記者 李迪)

來找董峰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前來就診的32歲銀行職員小王告訴記者,由於整天坐著,自己的腰病一直反反復複,胃也不好。他找董峰做了幾次針灸,喝了一段時間湯藥,腰疼的老毛病明顯減輕,胃部不適也已治癒。

年過半百的崔女士也是董峰的“忠實”患者。前不久,嚴重的頸椎病還讓她時常手腳發麻,痛苦不堪。“治了3個多月,有明顯效果,現在已經不麻了。”崔女士高興地說,以後看病跟定董大夫了。聽著聽著,其他患者也開始分享自己找董峰看病的經歷,言語中無不透著興奮和感激。

走進診室,只見一位留著寸頭、高大魁梧的男大夫,一邊聊天一邊在給左右兩張診療床上的患者做針灸、拔罐治療。他動作麻利,左右開弓,舉手投足就像是在打快節奏的太極。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見的董峰大夫。

診室裡的董峰

記者隨董峰出診半天,仔細觀察,發現他有三個特點:一是愛和患者交流,邊治療邊開導,很多愁眉苦臉走進診室的患者離開時都喜笑顏開;二是治療手法極為嫺熟,針灸取穴少而快,不留針,拔起罐來手法多樣,閃、拉、搖、震,火罐在他手裡用出了花樣;三是望聞問切非常細緻,開湯藥一人一方,同時還附有膳食上的建議。

一些患者直言:“全身上下的病董大夫都能治,看起病來周到貼心,真是‘暖男’!”

學醫之路曲折又艱辛

利用午休時間,本報記者專訪董峰,得知他的成長之路非常曲折。

1975年,董峰生於山東陽信農村,其父是當地縣醫院的一名中醫,其母是位赤腳醫生。受父母影響,他從小就想當大夫,上小學時便看過不少針灸的書,很快就掌握了一些針灸方法。父親不在家時,村民便找不滿10歲的董峰扎針治病。

如今,董峰的父親已經過世。他時常會翻看父親留下來的中醫書籍。董峰說,他不會忘記父親的囑託:“中醫博大精深,方劑更勝一籌,希望你將來針灸、方劑整體應用,不圖虛名……”

董峰父親送給他的醫學書籍

1992年,董峰帶著針灸工具和書籍入伍。初到新兵連,他的針灸就派上了用場。訓練中常有戰友腰腿疼,董峰就給他們紮幾針。新兵訓練結束後,成績優秀的董峰出乎意料地選擇了“沒人想幹”的衛生員。

年輕時的董峰

衛訓隊學習後,作為一名陸軍戰士,董峰被派去一所軍隊三級醫院進修。在那一年多時間裡,他做過手術室護士,還擔當過麻醉師的工作,這些知識都為他日後從事針灸研究起了鋪墊作用。

董峰為戰士們看病

進修時,董峰決定自考軍校,然而根據當時的規定,只有初中學歷的他沒資格報考醫學專業。無奈之下,他考入了通訊士官訓練大隊。學習通訊期間,董峰帶著他的針,四處為戰友解決傷痛,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通訊班有個會扎針的董峰。

董峰為戰士們看病

畢業後,董峰被分到汽車修理所,但他一有空就到醫院去學習。鍥而不捨的精神感動了董峰的領導,將他調到當時的解放軍81067部隊醫院。此後幾經周折,董峰一直沒放棄學醫的念頭。

2000年,董峰師從針灸專家王文遠教授,考入全軍區僅5個名額的第一軍醫大學。本科畢業後,他又考入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攻讀中醫診斷專業碩士。

2008年,董峰退伍轉業,被特批調入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這期間,他運用針灸先後為多位軍界政要、演藝明星解除了病痛,聲名遠揚,求醫問藥的人絡繹不絕。

董峰復員時與戰友的合照

“學醫過程坎坷、曲折,但我從沒放棄,成為一名好醫生是我終身的奮鬥目標。”董峰笑著說。

“五步調心”自成一派

董峰有個嗜好,那就是抄書。《黃帝內經》等中醫經典,他已抄了好幾遍。融匯古今,再加入自己多年來的臨床思考,他自創了“五步調心”療法。

董峰是一個太極愛好者

董峰告訴記者,《黃帝內經》認為,“心為君主之官”、“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意思是說,心是五臟六腑中的“老大”。心正常了,五臟六腑都會踏實工作;心若出了問題,五臟六腑就會失調。可見,心非常重要,而這裡所說的“心”,既指心理上的“心”,又指生理上的“心”。

明代醫學著作《類經·疾病類》中記載,“怒傷於心則肝應,思傷於心則脾應,憂傷於心則肺應,恐傷於心則腎應,喜傷於心則心應。”董峰告訴記者,這一理論充分體現了心作為人體第一屏障的重要作用。七情過度首先傷及心,一旦超了心的耐受閾值,就會傷及相應的臟腑。因此,養心可謂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董峰贈書給塔吉克斯坦衛生部部長

“五步調心”療法既可用於診斷,又可防治疾病,具體包括以下五個層面:

調心話

治病首先要抓住患者的心理脈搏,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調心話不是簡單的聊天,需要貫穿治療的始終。

董峰說,曾有位患者被偷了錢包,氣壞了身子,找到自己看病。他勸患者要多想一想破財免災的道理,錢財乃身外之物,沒必要牽腸掛肚。“小偷固然可惡,但他也可能是拿錢去給老人看病,去給孩子交學費,你可能在無形中幫了一個家庭。”聽完這番話,患者一下子想開了。

董峰給來自美國、英國、肯基亞、維德角的學生們授課

人們應牢記,氣出病來沒人替,生氣是對自己最大的不負責,也是讓對方最快達到目的的捷徑;任何困難都是暫時的,今天再困難的事,明天都是小事;換個角度看世界,換種表達方式與人溝通,家庭、社會才會更和諧。

調心針

董峰認為,在給病人針灸時,要在調理心經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症狀,調理相應的經絡,效果才能立竿見影。

比如病人因生氣導致肝病,先要紮主管心的穴位,再紮疏肝利膽的穴位;如果因思慮過度引起脾胃不適,則要選取主管心和脾胃的穴位。以此類推,針灸不能捨棄心經和心穴。與傳統針灸相比,董大夫扎針講究取穴少、見效快、不留針、安全方便。

董峰為一位患者施針

調心罐

“調心罐”是包括拔罐、刮痧、按摩在內的一套綜合療法。董峰告訴記者,人體後背分佈著督脈、足太陽膀胱經等重要經脈。

督脈為陽脈之海,主生陽氣,一個人陽氣足就不容易生病;足太陽膀胱經上分佈著五臟六腑的腧穴,即五臟六腑疏泄的門戶,如果有一個穴位瘀滯,整條經絡都會不通。因此,通過調心罐刺激背部,可升陽化瘀、通暢經絡、拔出體內濕氣,五臟六腑自然乾淨、健康。

和調心針類似,調心罐也講究從始至終刺激心俞穴,再根據症狀,搭配調節其他經絡和穴位。與常見的固定不動的“死罐”不同,董大夫的調心罐手法多樣,是會移動的多功能“活罐”。

調心藥

很多患者把董峰開的藥稱為“開心小湯藥”,其原理同樣是在調心的基礎上,根據患者情況,從調理肺、肝、脾、腎等不同角度進行藥材配伍。

例如清半夏、淡竹葉、酸棗仁、合歡花、柏子仁、陳皮等清心火、安神助眠、疏肝理氣的藥材,都是董大夫所開藥方中的“常客”。

調心膳

問診最後,董峰常教給患者一些從調理膳食入手來調心護體的辦法。

以喝粥為例:心情煩躁時,用銀耳、蓮子做粥;如睡眠不好,加點半夏,適量吃些絲瓜;肝臟若有問題,放點枸杞、五味子;陽氣不足者,可加入女貞子、肉蓯蓉;思慮過度傷了脾胃,同時又有濕熱的人,喝點薏仁粥,再吃些炒白扁豆為佳;胃火太旺、口氣太重的人,可搭配吃點鹵水豆腐。

董峰行醫多年,很想告訴大家一句話:人們有病不應該忍著、攢著。攢的不是“病”,那是“賬”。攢得時間越久,賒欠的賬越多,小病就會拖成大病。正應了那句流行語,“現在不花錢養生,將來會花錢養醫生。”▲(生命時報記者 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