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過年怎樣喝酒不傷肝

中國人在逢年過節的時期最愛說“吃好喝好”。 我國民間早就有民諺有雲, “桌上有酒, 越喝越有”確實是這樣子的, 春節作為中國人的一年當中最隆重的節日, 是非常傳統的佳節, 也是親人在一起火熱的團聚的日子, 滿滿一桌的豐盛的佳餚, 親朋好友們大家圍坐在一起, 斟上好酒胡向東舉杯祝福, 吃喝間閒聊拉著家常, 真是親密無間其樂融融, 透著非常濃密的年味兒。 然而, 究竟要喝什麼酒, 到底講究怎麼個喝法, 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酒精對肝的傷害?

專家介紹, 酒精濃度主要以乙醇的濃度來計算, 不同酒的不同成分也起一定作用。 而不同的酒乙醇濃度大致為:啤酒3-5%, 黃酒12-15%, 葡萄酒10-25%, 烈性酒40-60%。 而這些酒精下肚後, 80%會被迅速吸收, 其中的90%會通過肝臟代謝。 酒對人體影響最大的是酒精, 酒精含量越高, 喝得越多, 對肝臟代謝能力要求越高。 因此, 喝酒忌“太多”、“太猛”,

頻頻乾杯更是要不得, 當大量的酒進入消化道, 加速了胃腸道對酒精的吸收, 讓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在短時間內急速上升很快就達到峰值, 加重肝臟的負擔。

專家建議, 喝酒前最好墊墊肚子, 半飽的狀態可以減緩胃對酒精的吸收速度, 從而降低肝臟代謝的負擔。 另外, 還可以在喝酒前先喝些牛奶, 吃些肉, 給胃“刷”上一層保護層, 減慢酒精的吸收。 還可以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 如粗糧、奶類、蛋黃、菇類等, 酒精在肝臟中的代謝需要它們的説明。 如果慢慢喝, 給酒精揮發留出足夠的時間, 那麼, 肝的損傷會減少, 也不容易喝醉。

不建議酒和碳酸飲料一起喝, 但是喝些果汁確是有益的。 水果和果汁中除了含有維生素外, 其中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

對加速其他代謝和揮發有一定的幫助。

啤酒:一杯起, 兩杯止

啤酒的酒精含量最低, 可以說是酒類裡面最不容易醉人的。 啤酒以發芽大麥為主要釀造原料的一類飲料, 營養價值較高, 含有碳水化合物、多種氨基酸、維生素、鈣、鐵、磷等物質有“液體麵包”之稱。 但啤酒利尿, 而且容易讓胃部發脹, 因此不宜多喝。

患有胃炎、消化性潰瘍、肝病、膽結石、痛風、高血壓、糖尿病的人群要慎飲啤酒。 這是由於啤酒的成分所決定的。 啤酒中所含有的草酸會使人體中的尿酸量增加, 尿酸高的患者不宜飲用。 飲用啤酒還會導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 胃病患者的胃黏膜損害等。

黃酒:不超過100ML

黃酒屬於低度釀造酒, 其含有豐富的營養,

如糖分、有機酸、豐富氨基酸和部分維生素, 適當飲用可以促進消化酶分泌, 但一天不能超過100ML。

紅酒:不超過100ML

紅酒是酒中較為健康的一種, 除了酒精含量低之外, 紅酒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C, 多種有機酸、礦物質以及一些“酚類物質”, 少量飲用紅酒可以降低血壓, 對人體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

尤華智強調, 紅酒雖好, 也不能過度飲用, 每天不宜超過100ML。 另外, 喝酒對女性和男性的影響並不相同, 在同樣適量的情況下, 酒精對男性的影響稍低, 所以, 女性千萬別認為紅酒酒精濃度不高且能美容就可以多喝。

白酒:不超過50ML

白酒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 小小的一杯白酒, 其含熱量卻不低, 2兩50度左右的白酒幾乎就相當於一碗米飯了。

另外, 其酒精含量較高, 喝多了最容易加重肝臟的負擔。

注意:特殊人群需要禁酒, 比如患有肝炎或其他肝病的人、患有痛風的人都應當絕對禁酒, 即使酒精含量很低的啤酒也不能喝, 以免加重病情。 泌尿系統有結石的人, 也不能飲酒。 另外, 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也要儘量少飲酒。

春節期間是聚會喝酒最多的時期了, 許多人到了這個時候往往就忘乎所以的海喝一頓, 忘記了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以至於喝的酩酊大醉, 人事不省, 糊裡糊塗的, 這樣一來對保護咱們的肝部一點好處也沒有的。 真心希望大家在春節期間能儘量的少喝一點酒, 喝的話也要講究方法, 最大程度地保護好咱們的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