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今日大寒 推薦七款進補食譜養好身體

大寒吃什麼養生?今日是大寒節氣, 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 此時正值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冬季, 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 大寒時節歷來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時期,那麼大寒怎麼養生呢?小編為您介紹大寒節氣養生食譜, 一起來看看吧。

大寒節氣養生食譜

1、黃芪枸杞燉子雞

原料:童子雞1只(約500克)、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術10克, 調料適量。

做法:將童子雞洗淨, 切為小塊, 加入諸補益中藥和蔥薑蒜鹽酒等調料, 用文火慢燉1小時, 食肉喝湯。

功效:有補中益氣、滋陰助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適用:適用于體質虛弱、易患風寒感冒者。

2、韭菜粥

原料:韭菜30~60克, 粳米100克, 精鹽少許。

制法:1、取新鮮韭菜, 去雜洗淨, 切細待用。 2、粳米淘洗乾淨, 入鍋, 加適量清水煮粥。 3、待粥沸時, 加入韭菜和鹽, 同煮成稀粥。 早、晚餐溫熱服用。

功效:此粥具有溫補腎陽, 固精止遺、健脾暖胃、行氣散血之功效。

適用:適用于腎陽不足引起的形寒肢冷、陽痿遺精、慢性腹瀉、腹中冷痛、小便頻數、婦女白帶多、月經痛等症。

注意:1、韭菜煮熟、宜新鮮為佳, 現煮現吃, 隔夜粥不要吃。 2、陰虛內熱, 患有眼疾者不宜食用。

3、八寶飯

原料: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蓮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圓肉20克、大棗50克。

做法:將赤小豆、薏米、蓮子用清水洗淨, 浸泡2小時, 再加入糯米、大米等, 用旺火蒸熟,

加白糖適量食用。

功效: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

適用:適用於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4、羊肉蘿蔔粥

原料:精羊肉100~150克, 粳米150克, 蘿蔔1個, 蔥白、精鹽各少許。

制法:1、羊肉洗淨, 切成小塊;蘿蔔洗淨, 切成兩大塊。 2、將羊肉和蘿蔔入鍋, 加清水同燉, 除去膻味, 待羊肉將熟時, 取出蘿蔔不要。 3、將粳米淘洗乾淨, 放入羊肉鍋裡, 加進蔥白煮成稀粥。 加鹽調味。 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此粥具有助元陽、補精血、益虛勞之功效。

適用:適用于腎虛勞損、腰背酸痛、足膝萎弱、形瘦怕冷的虛寒症。 但是, 熱盛症者, 如牙痛、喉痛、便秘、尿痛者等不宜食用。

5、發散風寒湯

原料:雞蛋1個、香菜10克、蔥白5克、生薑5克, 鹽味精等調料適量。

做法:雞蛋攪拌均勻, 香菜、蔥白、生薑洗淨後切為碎末。

將清水在鍋中燒開, 加入少許水澱粉, 使水略稠後, 將攪拌好的雞蛋慢慢倒入, 使之成片狀。 再加入香菜、蔥薑及鹽味精等調料, 出鍋前加入香油少許。

功效:有祛風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

適用:適用於輕度感冒初期。

6、肉桂紅糖粥

原料:肉桂2~3克, 粳米50~100克, 紅糖適量。

制法:1、將肉桂洗淨, 入鍋加水煎汁, 去渣待用。 2、將粳米淘洗乾淨, 加適量水煮粥。 3、待粥煮沸後, 調入肉桂汁和紅糖, 同煮為稀粥。 分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此粥具有補元陽、暖脾胃、止冷痛、通血脈之功效。

適用:適用于腎陽不足, 畏寒肢冷, 四肢發涼, 脾陽不振, 尿頻、遺尿, 食少泄瀉等症。

注意:此粥屬大辛大熱之粥, 故凡陰虛火旺和陽證出血者禁用, 孕婦忌用。

7、龍眼紅糖粥

原料:龍眼肉30克, 粳米100克, 紅糖適量。

制法:1、將龍眼肉用溫水浸泡片刻。 2、粳米淘洗乾淨, 放入沙鍋, 加水適量, 置旺火上煮至沸, 加入龍眼肉、紅糖, 文火微沸至米爛、湯稠, 表面有粥油形成即可。 晨起空腹及睡前各服食一次。

功效:此粥具有大補氣血、開胃益脾、養氣安神、補虛療損之功效。

適用:適用於心脾虛損、頭昏失眠、貧血健忘、心慌氣短、神經衰弱等症, 為人們冬令進補佳品。

注意:痰濕中滿及外感高熱者, 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