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蘭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ié Lán
【別名】小接筋藤、金環草、縮筋草、分筋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蝶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alaenopsis wilsonii Rolfe.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原形態】蝶蘭, 多年生草本, 植株簇生多數氣生根;氣根扁平如帶, 表面有多數疣狀突起。 莖短, 長1-1.5cm。 葉叢生;葉片長圓形, 長約4cm, 寬約2cm, 基部具短鞘, 關節明顯;葉在花期脫落, 僅存1-2枚。 總狀花序有時分枝, 長2-20cm, 具疏花;小苞片卵形, 短小;花梗連子房長而扁平。 花粉紅色或淡紫色;萼片橢圓形, 長1-2cm;花瓣倒卵狀楔形, 與萼片近等長;唇瓣紫色, 3深裂, 近十字形, 側裂片長圓形, 中裂片近倒卵形, 中央具褶片, 基部各具1個2叉狀的胼胝體。 花期5-6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附生於海拔1300-1800m的林中樹上和岩壁上。
資源分佈:分佈于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溫
【功能主治】疏風解表;舒筋活絡;接骨止痛。 主感冒發熱;頭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5g。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