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謹防“航空性牙痛”補牙后別坐飛機

“航空性牙痛”多見于有輕度牙髓病變而沒有自覺癥狀的人, 患者平地時無感覺, 當遇到氣壓改變時, 牙痛便會發作。 因此, 原來沒有牙痛癥狀的市民, 如果乘坐飛機時出現“航空性牙痛”, 應及早進行檢查、治療。

天津市口腔醫院預防保健科馮昭飛主任表示, 高空的氣壓變化會導致牙髓組織中氣體析出形成氣拴、牙髓充血, 牙髓內的滲出物無法及時排除使牙髓腔內壓力增高, 繼而引起疼痛, 即所謂的“航空性牙痛”或“氣壓性牙痛”。 牙髓有急性炎癥者, 在地面或較低高度就可能發生自發性、陣發性牙痛,

多為尖銳性刺痛, 每次持續時間可能較短, 有時僅數秒, 下降及著陸后可能會緩解;有慢性炎癥者, 多在較高高度范圍內發生牙痛, 常為鈍痛, 持續時間較長, 當接近地面時疼痛大多消失。

除牙髓炎外, 深齲、牙髓治療不完善、牙隱裂、牙周炎、冠周炎、根尖炎、或由過度磨耗、楔狀缺損等引起的牙本質敏感癥、上頜竇炎等各類口腔頜面部疾病都可能誘發“航空性牙痛”。 此外, 接受高壓氧治療的病人、或潛水作業的人也要特別注意。 如果旅客沒有齲齒、牙髓炎等牙病的話, 乘坐飛機時不會發生牙痛。

如果在乘飛機過程中發生牙痛, 可服用一些常規的止痛藥來控制癥狀, 冷敷也可暫時緩解疼痛。 患有深齲、牙周膿腫及上頜竇炎的人,

最好等到病愈后再乘坐飛機。 齲齒經填充治療后, 牙髓的敏感性有時會增高, 因此建議市民在補牙后一天內最好別坐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