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季洗澡最好不要超過十分鐘

冬季, 幾天不洗澡, 就會覺得身上很不自在, 且會越不洗越怕冷, 但只要往熱水中一泡, 身上就暖和了, 特別是洗過澡之後, 渾身上下都感到輕鬆舒暢,

人也會覺得不那麼怕冷, 所以說, 冬季洗澡是一種享受。

不過, 冬天洗淋浴與夏天洗淋浴還是有一定的差別。 夏天, 天已經讓人熱得受不了, 人的肌膚溫度與洗澡水的溫度相關不大, 人們只想通過洗澡洗去滿身的潛水, 讓流動的水帶來清爽的涼意, 大多數人都是用涼水洗澡的, 只有老、幼才會用溫熱水洗澡。 而冬天, 絕大多數人都是洗熱水澡, 此時剛失去衣服保暖的肌膚溫度要比洗澡水的溫度低得多。 如果熱水忽然沒淋到本來就有點寒顫顫的身體上, 整個肌膚會因受激烈的熱刺激而影響心臟的正常工作, 如心跳劇增等, 有的可能因此而引發意外。 所以, 冬天洗澡時, 尤其是老年人, 最好是先濕濕腳,

讓腳部先適應水溫後, 再慢慢沖洗全身。 洗澡時, 水溫以37-42℃為好。 許多人怕冷, 總希望洗澡水熱一些, 洗起澡來會更舒服一些。 可是, 水溫高, 蒸發量大, 會令皮膚內的水分流失, 讓洗澡後皮膚變得乾燥, 引起皮膚瘙癢, 過熱的水甚至會引 起微血管爆裂。 所以, 冬天洗澡水只要比體溫略高一點就行。

另外, 在寒冷的冬天洗澡, 不論是沐浴還是盆浴, 最好別超過10分鐘。 一來可以避免著涼, 二來可以減少皮膚在溫度較低的空氣中暴露的時間, 減少皮膚起皺的機會。

冬季健康洗澡的4大禁忌

一、換衣服時溫度太低

從溫度高的地方, 突然來到溫度低的地方, 身上還沒有保暖的衣物, 會使血管受冷收縮、血壓升高, 因而加重心臟負擔。 所以要做好保暖工作,

洗完澡出來時, 多披一條毛巾, 或在浴室裡提前換好衣服。 必要時, 應使用電暖氣或浴霸等電器。

二、忌水溫過高

會使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 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 導致心臟缺血缺氧。 特別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 水溫過高可使血壓降低、心率加快, 加重心腦血管負擔, 引起休克。 因此, 水溫在24—29℃為宜。

三、忌久泡

泡澡時間過長, 容易使人疲勞, 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 嚴重者, 會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 甚至誘發心律失常而猝死。 此外, 洗澡時間過長, 頭部血液供應相應減少, 易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 因此洗盆浴, 以20分鐘為宜, 淋浴3—5分鐘即可。

四、忌飽食、空腹

飯後, 人體要從全身調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腸,

飯後立即洗澡, 會使消化道血流較少, 妨礙食物消化和吸收, 引起腸胃不適。 另外, 心臟等部位供血不足, 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空腹則會造成低血糖, 腦部供血不足, 會導致暈厥。 洗澡時間應在飯後1小時左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