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梔子花有哪些價值

形態特徵

梔子植株大多比較低矮, 高1-2米, 幹灰色, 小枝綠色。 單葉對生或主枝三葉輪生, 葉片呈倒卵狀長橢圓形, 有短柄, 長5~14釐米, 頂端漸尖, 稍鈍頭, 葉片革質, 表面翠綠有光澤, 僅下面脈腋內簇生短毛, 托葉鞘狀。 花單生枝頂或葉腋, 有短梗, 白色, 大而芳香, 花冠高腳碟狀, 一般呈六瓣, 有重瓣品種(大花梔子), 花萼裂片倒卵形至倒披針形伸展, 花藥露出。 漿果卵狀至長橢圓狀, 有5-9條翅狀直棱, 黃色或橙色, 1室, 種子多而扁平, 嵌生於肉質胎座上。 花期較長, 從5-6月連續開花至8月, 果熟期10月。

藥用價值

梔子花根、葉、果實均可入藥, 有瀉火除煩, 消炎祛熱、清熱利尿, 涼血解毒之功效。 另外, 梔子對二氧化硫有抗性, 並可吸硫淨化大氣, 0.5千克葉可吸硫0.002~0.005千克。

除觀賞外, 梔子花、果實、葉和根可入藥, 一般泡茶或煎湯服。 梔子含梔子甙、去羥梔子甙、雞屎藤次甙甲酯及少量山梔甙, 有清熱利尿、涼血解毒、黃疸、血淋痛澀、目紅腫痛、火毒瘡、降血壓等功效。

其中梔子果入藥, 主治熱病高燒, 心煩不眠, 實火牙痛, 口舌生瘡, 鼻規, 吐血, 眼結膜炎, 瘡瘍腫毒, 黃疸型傳染性肝炎, 蠶豆病, 尿血;外用治外傷出血、扭挫傷。 根入藥主治傳染性肝炎, 跌打損傷, 風火牙痛。 《本草綱目》稱其“悅顏色, 《千金翼》面膏用之。 ”《滇南本草》稱其“瀉肺火, 止肺熱咳嗽, 止鼻衄血, 消痰。 ”

保健食譜

1、涼拌梔子花

梔子花500克, 蔥花、薑絲各適量。 將梔子花去雜洗淨, 放人沸水中煮一沸, 撈出瀝水, 晾涼用筷子抓松, 置於潔白的瓷盤中, 撒上蔥花、薑絲, 澆入香油、老醋, 酌放食鹽、味精, 攪拌均勻即可。 此菜清香鮮嫩, 具有清熱涼血, 解毒止痢的功效。 適用於肺熱咳嗽, 癰腫, 腸風下血等病症。

2、梔子蛋花

梔子花200克, 雞蛋3枚, 蔥花、薑絲各適量。 梔子花去雜洗淨, 放人沸水中稍悼, 切成碎末;雞蛋磕人碗中, 打勻;將梔子花放人雞蛋中, 攪拌均勻;鍋中加油, 燒至八成熱, 倒人梔子蛋花, 炸熟, 撒上蔥花、薑絲, 人食鹽、味精, 炒勻即可。 此菜清香脆嫩, 具有清熱養胃,

寬腸利氣的功效, 適用於胃熱口臭, 牙齦腫痛, 大便不暢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