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斑花杓蘭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Bān Huā Sháo Lán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紫點杓蘭的花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pripedium guttatum Sw.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挖, 洗凈, 晾干。

【原形態】紫點杓蘭,

陸生植物, 高15-25cm。 根狀莖橫走, 纖細。 莖直立, 破短柔毛, 在靠近中部具2枚葉。 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 長5-12cm, 寬2.5-4.5cm, 先端急尖或漸尖, 背脈上疏被短柔毛。 花單生, 白色而具紫色斑點, 直徑常不到3cm;中萼片卵狀橢圓形, 長1.5-2.2cm;合萼片近條形或狹橢圓形, 長1.2-1.8cm, 先端2齒。 背面被毛, 邊緣具細緣毛;花瓣幾乎和合萼片等長, 半卵形、近提琴形、花瓶形或斜卵狀披針形, 長1.3-1.8cm, 內面基部具毛;唇瓣幾乎與中萼片等大, 近球形, 內折的側裂片很小, 囊幾乎不具前面內彎邊緣;退化雄蕊近橢圓形, 先端近截形或微凹;柱頭近菱形;子房被短柔毛。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高寒山區林下或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及山東、山西、四川、云南等地。

【化學成份】含銅(0.1%),

錳(0.1%), 鈦(0.01%), 鋁(1%), 鐵(2%), 硅(1.2%)。

【功能主治】鎮靜止痛;發汗解熱。 主神經衰弱;癲癇;小兒高熱驚厥;頭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9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