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胡蘿蔔最營養的吃法

胡蘿蔔是最常見的蔬菜之一, 四季都能吃到。 胡蘿蔔的吃法有很多, 可以炒、煮、燉湯, 那麼胡蘿蔔怎麼吃最有營養呢?下面專家為您介紹胡蘿蔔怎麼吃最有營養。

胡蘿蔔怎麼吃最有營養

首先, 我們要明白, 胡蘿蔔營養是否好吸收, 主要是指其中的胡蘿蔔素。 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 因此需要油脂説明其吸收。 那是不是油越多越好呢?一項研究給受試者攝入富含胡蘿蔔素的煮熟蔬菜。 結果發現, 油脂數量並沒有造成胡蘿蔔素吸收的顯著差異。 而另一項研究則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他們給受試者吃脂肪含量不同的蔬菜沙拉。 結果發現, 吃脂肪含量越高沙拉的人, 胡蘿蔔素吸收越多。 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結論呢?其實差異就在於, 第一個研究中, 吃的蔬菜是煮熟的;而第二個研究中, 用的是生蔬菜。

因此, 通過這些實驗, 我們就能得出以下結論, 讓胡蘿蔔最有營養:

1、生吃胡蘿蔔, 生吃胡蘿蔔容易讓其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被人體吸收, 所以喝鮮榨的胡蘿蔔汁, 可以起到潤腸通便、排毒的作用。 但是生吃卻不是胡蘿蔔素的最佳吸收方式。 比如涼拌蘿蔔絲時, 放的油越多, 胡蘿蔔素吸收越多, 但是油太多了不利健康。

2、熟吃胡蘿蔔, 能夠充分吸收胡蘿蔔素。 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物質, 和番茄裡的番茄紅素一樣, 只有在烹調時適當多放油才會大大提高胡蘿蔔素的吸收率。 哪怕只是煮熟後, 用一點點香油涼拌, 也能獲得很多的胡蘿蔔素, 效果和用很多油時差不多。 甚至不用油, 靠攝入別的菜中的脂肪, 一樣能讓胡蘿蔔素好吸收。

3、包餃子和著肉最好。 在眾多吃法中, 最推薦的是用胡蘿蔔做餡包餃子、蒸包子。

主要有3個原因:首先, 胡蘿蔔中富含的β—胡蘿蔔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體吸收。 把胡蘿蔔與肉類混合做餡, 動物油脂會提高β—胡蘿蔔素的吸收率。 做素餡, 最好先將切碎的胡蘿蔔在油鍋中翻炒幾下, 使β—胡蘿蔔素溶解出來, 再調成餡。 其次, 胡蘿蔔切碎後, 營養更容易吸收。 最後, 由於胡蘿蔔有種特殊味道, 有些人不喜歡。 把胡蘿蔔混在餡裡, 肉和雞蛋的味道都能有效“掩蓋”這種胡蘿蔔味兒, 這樣, 營養和口味可以兼得。

4、燉煮吃能抗癌。 胡蘿蔔與其他食材一起燉煮, 如牛羊肉, 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不妨先把胡蘿蔔整根煮熟後, 再切塊放入鍋中與肉一起稍燉幾分鐘。 據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研究, 這樣可使胡蘿蔔中的抗癌物質比先切再煮增加1/4。

胡蘿蔔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 但如烹調不當或搭配不當, 可影響其營養素的吸收。 胡蘿蔔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 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物質, 只有溶解在油脂中, 才能在人體的小腸黏膜作用下轉變為維生素A而被吸收。 做胡蘿蔔菜時, 要多放油, 最好同肉類一起炒。 另外, 中國吃網餐飲網養生專家提醒, 不要生吃胡蘿蔔, 生吃胡蘿蔔不易消化吸收, 90%胡蘿蔔素因不被人體吸收而直接排泄掉。 烹製胡蘿蔔的時間要短, 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 只要合理烹調和搭配得當, 胡蘿蔔是較好的維生素A的來源。

胡蘿蔔的營養功效

1、胡蘿蔔炒雞蛋可遠離卵巢癌

胡蘿蔔能提供豐富的維A, 可促進機體正常生長繁殖、維持上皮組織、防止呼吸道感染。

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 家常菜胡蘿蔔炒蛋讓女性遠離卵巢癌。

家常菜胡蘿蔔炒蛋做法:

胡蘿蔔刨絲, 蔥切蔥花。 雞蛋加少許鹽, 打勻。 鍋中放油, 稍稍多一些, 放入胡蘿蔔絲輕輕拌炒, 這時候鍋裡的油就會變的胡蘿蔔色。 將胡蘿蔔盛出, 油一半盛出, 一半留在鍋中, 放入雞蛋液。 雞蛋開始成形立即放入胡蘿蔔絲, 拌炒, 撒蔥花。 將剩餘的一半胡蘿蔔油倒入即可。

2、“夜貓子”多吃些胡蘿蔔

工作、學習和生活在節奏緊張的現代社會, 迫使許多學生和上班族有時成為“夜貓子”。 經常熬夜會使身體的正常節律發生紊亂, 對視力、腸胃及睡眠都造成影響。

醫學專家建議:“夜貓子”要多吃胡蘿蔔、韭菜、鰻魚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以及富含維生素B的瘦肉、魚肉、豬肝等動物性食品。

專家稱, 維生素A及維生素B對預防視力減弱有一定效果, 維生素A可調節視網膜感光物質視紫的合成, 能提高熬夜工作者對昏暗光線的適應力, 防止視覺疲勞。 此外, 每天要多吃富含葉黃素的水果, 可以防止視力退化。 葉黃素屬於“類胡蘿蔔素”, 它在新鮮綠色蔬菜和柑橘類水果中含量較高。 葉黃素對視網膜中的“黃斑”有重要保護作用, 如缺乏葉黃素則容易引起黃斑退化與視力模糊。 除了在飲食上下功夫, 熬夜一族要重視的還有加強身體鍛煉。 熬夜中如感到精力不足或者欲睡, 就應做一會兒體操或散散步。 由於熬夜會占去正常睡眠的時間,因此在補充睡眠上不妨見機行事。

3、每天吃根胡蘿蔔保護肺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營養科主任葉琳指出,維生素A可影響多個系統的黏膜細胞生物合成,如果呼吸系統的氣管黏膜缺乏維生素時,黏膜上皮組織就會發生改變,導致功能異常,容易引發炎症,如氣管炎、肺炎等。而據統計我國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中,肺部疾病居首位,幾乎占到一半以上。

所以,每人每天應均衡攝入10毫克的天然胡蘿蔔素。簡單地說,如果能每天吃一根胡蘿蔔,長期堅持,對呼吸系統尤其是肺能起到保護作用。

4、吃胡蘿蔔有助治療痛風

中醫有“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蘿蔔保平安” 之類的諺語,化痰常用中藥萊菔子就是蘿蔔種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提到蘿蔔能“大下氣、消穀和中、去邪熱氣”。而一般久病的人易生痰(中醫所講的痰是人體內津液運行失常的病理產物,可遍佈全身),特別是當痛風反復發作時,局部紅腫熱痛,往往成瘀成痰,所以適當吃些胡蘿蔔,在急性期有助緩解症狀,縮短病程,緩解期則有助祛痰通絡。

而現代研究則認為胡蘿蔔屬鹼性食品,是一種基本上不含嘌呤的蔬菜,具有降低血脂、膽固醇、穩定血壓的作用,所以比較適合服用,但是注意不要拿它來煲成老火湯,或是加豆腐、肉類一同煮服。

胡蘿蔔的其他吃法

1. 選顏色深的胡蘿蔔

胡蘿蔔的顏色越深,它所富含的胡蘿蔔素就越多。避免選那些開裂和分叉的胡蘿蔔。

2. 注意胡蘿蔔保鮮

把胡蘿蔔放進冰箱前先切掉頂上綠色的部分。把胡蘿蔔放進塑膠袋裡(這是為了防止水分流失),放在冷藏室最冷的那格,並遠離蘋果、梨、土豆等會釋放乙烯的催熟蔬果附近。

3. 熟吃胡蘿蔔

和有些蔬菜不一樣,胡蘿蔔燒熟了吃才更有營養。這是因為β—胡蘿蔔素存在於胡蘿蔔的細胞壁中,而細胞壁是由纖維素構成,人體無法直接消化,唯有通過切碎、煮熟等方式,使其細胞壁破碎,β—胡蘿蔔素才能釋放出來,為人體所吸收利用。

4. 切片或研碎胡蘿蔔

就像上面說的,這樣做可能幫助人體對胡蘿蔔素的吸收。

5. 加一點脂肪

如果是中餐,那麼最簡單的就是用油炒;如果是西餐,可以蘸一點植物油或橄欖油、黃油或沙拉醬。原因就是我最開始說的,維生素A是脂溶性的,生吃吸收不了多少。

6. 不要和白蘿蔔同食

很多人喜歡把看似一家的東西放在一起。比如綠豆和紅豆,比如白蘿蔔和胡蘿蔔。其實它們都是不喜歡彼此的哈,大家不要亂點鴛鴦譜。

胡蘿蔔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二者混吃時,會破壞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雖然對身體無害,但有點浪費營養。

7. 胡蘿蔔汁

喝胡蘿蔔汁也是一個健康的選擇。不過最好是鮮榨的,有些號稱是胡蘿蔔汁的飲料其實添加成分遠遠高於原胡蘿蔔汁含量,它們基本對補充維生素A沒有太多作用。

8. 適量攝取

喜歡吃胡蘿蔔也要注意節制。維生素A因為是脂溶性的,當它在人體內過剩時不會隨尿液排出而是貯藏在肝臟與脂肪中,導致維生素A中毒。除了噁心,嘔吐,頭痛,頭暈,視力模糊和肌肉協調性喪失等症狀,還會讓你的皮膚變成胡蘿蔔色!

99營養師溫馨提醒食用胡蘿蔔不止是要好處,如何更充分地吸收到營養才是目的,學會如何食用了吧,還要多注意胡蘿蔔的食用禁忌。

由於熬夜會占去正常睡眠的時間,因此在補充睡眠上不妨見機行事。

3、每天吃根胡蘿蔔保護肺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營養科主任葉琳指出,維生素A可影響多個系統的黏膜細胞生物合成,如果呼吸系統的氣管黏膜缺乏維生素時,黏膜上皮組織就會發生改變,導致功能異常,容易引發炎症,如氣管炎、肺炎等。而據統計我國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中,肺部疾病居首位,幾乎占到一半以上。

所以,每人每天應均衡攝入10毫克的天然胡蘿蔔素。簡單地說,如果能每天吃一根胡蘿蔔,長期堅持,對呼吸系統尤其是肺能起到保護作用。

4、吃胡蘿蔔有助治療痛風

中醫有“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蘿蔔保平安” 之類的諺語,化痰常用中藥萊菔子就是蘿蔔種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提到蘿蔔能“大下氣、消穀和中、去邪熱氣”。而一般久病的人易生痰(中醫所講的痰是人體內津液運行失常的病理產物,可遍佈全身),特別是當痛風反復發作時,局部紅腫熱痛,往往成瘀成痰,所以適當吃些胡蘿蔔,在急性期有助緩解症狀,縮短病程,緩解期則有助祛痰通絡。

而現代研究則認為胡蘿蔔屬鹼性食品,是一種基本上不含嘌呤的蔬菜,具有降低血脂、膽固醇、穩定血壓的作用,所以比較適合服用,但是注意不要拿它來煲成老火湯,或是加豆腐、肉類一同煮服。

胡蘿蔔的其他吃法

1. 選顏色深的胡蘿蔔

胡蘿蔔的顏色越深,它所富含的胡蘿蔔素就越多。避免選那些開裂和分叉的胡蘿蔔。

2. 注意胡蘿蔔保鮮

把胡蘿蔔放進冰箱前先切掉頂上綠色的部分。把胡蘿蔔放進塑膠袋裡(這是為了防止水分流失),放在冷藏室最冷的那格,並遠離蘋果、梨、土豆等會釋放乙烯的催熟蔬果附近。

3. 熟吃胡蘿蔔

和有些蔬菜不一樣,胡蘿蔔燒熟了吃才更有營養。這是因為β—胡蘿蔔素存在於胡蘿蔔的細胞壁中,而細胞壁是由纖維素構成,人體無法直接消化,唯有通過切碎、煮熟等方式,使其細胞壁破碎,β—胡蘿蔔素才能釋放出來,為人體所吸收利用。

4. 切片或研碎胡蘿蔔

就像上面說的,這樣做可能幫助人體對胡蘿蔔素的吸收。

5. 加一點脂肪

如果是中餐,那麼最簡單的就是用油炒;如果是西餐,可以蘸一點植物油或橄欖油、黃油或沙拉醬。原因就是我最開始說的,維生素A是脂溶性的,生吃吸收不了多少。

6. 不要和白蘿蔔同食

很多人喜歡把看似一家的東西放在一起。比如綠豆和紅豆,比如白蘿蔔和胡蘿蔔。其實它們都是不喜歡彼此的哈,大家不要亂點鴛鴦譜。

胡蘿蔔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二者混吃時,會破壞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雖然對身體無害,但有點浪費營養。

7. 胡蘿蔔汁

喝胡蘿蔔汁也是一個健康的選擇。不過最好是鮮榨的,有些號稱是胡蘿蔔汁的飲料其實添加成分遠遠高於原胡蘿蔔汁含量,它們基本對補充維生素A沒有太多作用。

8. 適量攝取

喜歡吃胡蘿蔔也要注意節制。維生素A因為是脂溶性的,當它在人體內過剩時不會隨尿液排出而是貯藏在肝臟與脂肪中,導致維生素A中毒。除了噁心,嘔吐,頭痛,頭暈,視力模糊和肌肉協調性喪失等症狀,還會讓你的皮膚變成胡蘿蔔色!

99營養師溫馨提醒食用胡蘿蔔不止是要好處,如何更充分地吸收到營養才是目的,學會如何食用了吧,還要多注意胡蘿蔔的食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