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快速走出亞健康狀態(1)

亞健康是一種新的概念, 它不是疾病, 但如果輕視它, 就有可能向病態轉化, 要是能夠主動養生, 就能預防、消除亞健康, 向健康狀態轉化。

走出亞健康的主要措施便是科學地安排膳食, 做到營養均衡。

主副平衡:穀物類主食, 含有豐富的澱粉, 這是一種複雜碳水化合物, 在體內經過新陳代謝可以放出能量, 維持肌體的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餐桌上副食的比例大大增加, 人們的飯量卻越來越少, 主食不主, 會引起能量代謝失衡。 澱粉提供的能量, 應占人體總能量的三分之二,

成年人一天至少應食300克穀物。

葷素平衡:合理的膳食結構應該是以素食為主的混合組合, 純素食當然很難滿足人體對營養的全面需要, 但過多食用動物性食物則是引發“文明病”的主要原因。 一天的混合膳食中, 要有適量的動物性葷食, 如禽、蛋、魚、肉約有300克就夠了, 蔬菜最好要有500克, 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為綠色葉菜, 外加一份水果。 >>>大部分中年男性處在亞健康

三餐平衡:早餐要支撐一上午的工作和學習, 馬虎不得, 應該和中、晚餐同樣受到重視。 首先要吃飽, 有充足的澱粉類食物, 品質也要講究, 要適量地吃些動物性食物或豆製品, 並吃些蔬菜或水果。

口味平衡:口味是人個愛好, 容易偏頗, 祖國醫學主張“五味調和”是很科學的。

口味失衡主要有兩個問題, 一是副食偏鹹, 我們習慣以鹹來調味, 人均每天攝入食鹽10克以上, 甚至20克, 距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5克相差較遠;二是零食和飲料偏甜, 而過多攝入低分子的精製糖對健康不利。 所以飲食一定要清淡些。 >>>合理膳食解決“亞健康”!

幹濕平衡:幹指固體食物, 濕是水分的補充, 水分是人體代謝量最大的營養素, 一天在2500毫升, 一定要主動補充。 早起喝杯鹽開水是良好的生活習慣。 餐桌上應常備湯, 湯對進食、消化、吸收都有利, 要像一日三餐那樣養成每天上下午定時飲水的習慣。

在日常飲食中稍加注意, 就能做到五大平衡, 有助於走出亞健康, 科學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