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經常天旋地轉伴耳鳴當心“梅尼埃”作祟

今年3月3日是全國第19個“愛耳日”, 為了提高廣大市民的愛耳、護耳意識, 增加人們防聾治聾的預防和康復知識, 大連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診療中心聯合大連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中國康復醫學會共同舉辦了以“聽見未來,

從預防開始”為主題的義診活動。 “在本次義診活動中, 我們驚喜地發現患者的愛耳護耳意識、防聾治聾的意識在逐漸增強, 義診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幾對兒女帶著年邁的父母來檢查聽力, 進行助聽器的驗配, 更有的諮詢人工電子耳蝸植入手術;也有的患者因為眩暈反復發作, 噁心嘔吐、聽力下降到處住院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 最終被我們確診為梅尼埃病。 ”

大連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診療中心副主任劉得龍博士介紹說。

連線專家:劉得龍博士

逛個街都能暈倒被查出梅尼埃病

35歲的王女士兩年前得了個“怪病”,

不能逛街, 一到人多的地方就覺得自己要暈倒, 不能看手機、電視等強光的電子產品, 還時不時地覺得天旋地轉, 嚴重時還會噁心嘔吐。 走了多家醫院也沒有得到明確診斷, 有說是腦供血不足的, 有說是頸椎不好的, 還有的說是血壓問題……病因五花八門, 藥吃了不少, 按摩、針灸等理療方法也試了個遍, 但就是不見好轉, 讓王女士十分痛苦。 後經人介紹慕名找到劉得龍副主任, 經過檢查, 被確診為梅尼埃病, 因用藥控制效果不理想, 最終進行了改良內淋巴基減壓手術, 術後各種症狀改善效果十分明顯。

劉得龍副主任介紹, 梅尼埃病是一種特發性內耳疾病, 曾稱美尼爾病, 在1861年由一位法國醫師首次提出。

多發生於30~50歲的中、青年人, 兒童少見。 男女發病無明顯差別。 雙耳患病者占10%~50%。 起病緩慢, 逐漸加重, 常常3-5天后好轉, 發作時如同在大海中乘船遇到風浪, 站立不穩, 噁心、嘔吐, 感覺自己、周身的景物、天地都在旋轉, 伴有出汗、耳鳴、聽力下降或突發耳聾, 不敢睜眼, 不敢翻身, 只能臥床, 且只能選擇一種姿勢臥在原處, 也不敢亂動, 發病時患者常常痛不欲生, 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九成梅尼埃患者手術後症狀改善明顯

劉得龍博士告訴記者, 由於梅尼埃病病因及發病機制不明, 目前尚無使本病痊癒的治療方法。 目前多採用調節自主神經功能、改善內耳微循環、解除迷路積水為主的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 梅尼埃病經藥物療法失敗後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手術種類較多, 如內淋巴囊手術(內淋巴囊減壓術、內淋巴囊分流術);星狀神經節封閉術;因眩暈而喪失工作、生活能力者, 患兒聽力喪失者, 可選擇迷路切除術、前庭神經切斷術等。 “手術方式的選擇應依據聽力、眩暈等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齡、職業、生活方式等決定, 九成患者手術效果明顯。 ”劉得龍博士介紹說, 這就需要醫生根據經驗和技術科學選擇。 記者瞭解到, 大連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診療中心耳外科團隊十分優秀, 劉得龍博士是澳大利亞Flinders Medical Centre等8所醫療機構的訪問學者。 在韓國峨山醫院師從“韓國耳蝸第一人”李光善教授。 致力於耳科學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對聾症及眩暈的診斷、治療有獨到見解,
擅長人工耳蝸植入術, 人工聽骨植入術、面神經減壓術, 內淋巴囊切開術等耳顯微外科手術。

專業團隊打造一站式眩暈診療平臺

記者瞭解到, 大連市中心醫院眩暈診療中心是北京以北最大的眩暈診療中心, 在業內和百姓都擁有一致的好評和讚譽, 與這裡的專業和實力強大的團隊是分不開的。 2014年3月, 基於對眩暈患者的責任, 對專科發展的要求, 依託於中心醫院整體實力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診療中心強大的人員及設備架構, 中心醫院眩暈診療中心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診療中心掛牌。

眩暈診療中心所依託的耳科團隊十分專業, 耳外科團隊人工耳蝸技術不斷取得突破, 目前是大連市唯一一個具備獨立完成人工電子耳蝸植入手術的科室,

並組建了一支專業的手術及術後康復團隊, 為患者恢復聽力帶來保障, 並與市殘聯、市慈善總會開展了一系列救助專案;耳內科團隊也迅速發展, 成立中美眩暈診療培訓, 目前年接診眩暈患者8000余人次, 同時以耳科病房為依託, 聯合藥物、物理康復、手術等方法進行個體化治療, 使大量疑難眩暈病例得以康復。 在設備先進、技術領先的基礎上, 眩暈診療中心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一體化、一號到底、多學科聯合診治的治療模式, 方便了眩暈患者的就診, 讓他們得到更加專業和全面的治療。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