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燴肘子的家常做法

在生活中肘子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菜, 肘子是我們的豬腿部位, 這個部位是豬身上最好吃的一個部位, 所以很多人在吃肘子的時候都會去外面的飯店裡吃, 因為外面的飯店裡做出來的肘子肉非常的正宗, 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在家裡吃, 也可以做一些家常做法,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會肘子的家常做法

肘子是指豬腿與身體相連的部分。 肘子可分為前肘和後肘, 前肘(又稱前蹄膀), 皮厚、筋多、膠質重、瘦肉多, 常帶皮烹製, 肥而不膩, 宜燒、扒、醬、燜、鹵、制湯等, 如紅燒肘子、菜心扒肘子、紅燜肘子;後肘(又稱後蹄), 因結締組織較前肘含量多, 皮老韌, 品質較前肘差, 其烹製方法和用途基本同前肘一樣。 肘子具有清火、排毒、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等特點, 特別適宜長期飲酒的人群。

燴肘子的家常做法

1.小豬肘放入沸水中, 氽煮5分鐘除去血沫, 然後用水反復沖洗乾淨。

2.娃娃白菜擇洗乾淨, 逐片剝開。 大芋頭去皮洗淨後, 切成適口塊狀。

3.將處理好的豬肘放入砂鍋中, 加入涼水、薑片和大蔥段。 先大火煮沸, 再改小火慢燉50分鐘, 直至豬肘骨肉軟爛。

4.然後將芋頭塊和娃娃白菜葉一同放入砂鍋中, 中火保持微沸煮15分鐘。

5.最後調入鹽, 撒上香菜葉即可。

醬肘子

配料:

豬後肘2只、醬油35克、料酒20克、鹽10克、糖5克、蔥30克、薑20克、八角5克、桂皮5克、花椒3克。

做法:

1、將豬肘洗淨, 拔去剩餘的毛後備用。

2、鍋中做清水, 涼水將豬肘下鍋緊一下撈出控水備用。

3、蔥切大段、薑切大片備用。

4、將八角、桂皮、花椒用紗布包好製成香料包備用。

5、鍋中再次做清水(量大一些), 將豬肘放入鍋中大火煮開。

6、放入蔥段、薑片、香料包、料酒、醬油後繼續做開。

醬肘子正在載入醬肘子

7、變小火, 燜50分鐘左右。

8、下入鹽、糖調味後繼續燜煮至筷子可以輕鬆紮進豬肘中。

9、大火收湯至湯濃後將豬肘撈出放涼。

10、將涼透的豬肘切成1釐米厚的片, 蘸三合油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