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火箭賽季情況總結:量變不足矣引起質變,艱難的改變與悲觀

管理層和教練組

這支由德安東尼率領的火箭, 進攻體系是由哈登持球掩護為核心發起進攻的。 就這一點來說, 與麥克海爾、小JB帶隊的那支火箭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是的, 你沒有看錯, 所有的戰術都是由哈登持球掩護發起的。 德安東尼更為“激進”的改變是哈登直接作為控衛運球過半場發起進攻。 在一次賽後採訪時, 德安東尼就直接說“哈登是1號位, 貝芙麗是2號位。 ” 所以歸根結底, 火箭的戰術體系是一種延續。

這支火箭之所以可以從上賽季季後賽邊緣直接提升為聯盟第三的強隊, 原因如下:

1.莫雷作為經理,

竭盡可能地為德安東尼和哈登尋找適合的幫手。 簽下可以和哈登打擋拆外切投三分的安德森, 以及不占球權的射手戈登。 莫雷明白, 在這個時代三分球和快速進攻是主流, 弄來德安東尼, 配上射術精湛的空間射手安德森、戈登, 肯定是升級。 而在上賽季, 這些角色是屬於特倫斯鐘斯、布魯爾、勞森們的, 這些三分不靈的球員在德安東尼的體系裡當然是不行的。

2.還是得誇一誇莫雷。 在火箭的8.5人(德克爾算半個)輪換裡, 有一半人(4個)是第一年加入火箭的, 他們是安德森、戈登、內內以及蘆葦。 有1.5個是莫雷在相對來說不那麼高的順位裡選出來的(25順位的卡培拉以及18順位的德克爾)。 昨天濕乎乎有記者寫了篇文章指出快船的問題,

其中指出優秀的管理層“不能總是盯著25大自由球員, 而是多關注你的中段選秀權甚至次輪秀, 要讓這些球員在團隊裡發光”, 我認為很對。 從這點來說, 莫雷的工作完成的相當出色, 和馬刺、勇士管理層一樣出色。

3.當然最大的核心還得是哈登的進步。 哈登來火箭之後資料每年都有提升。 他是一個出色的掌控者, 這個賽季絕大部分時間都應該受到最高的讚揚。 尤其是他輕傷不下火線的態度, 讓他在球迷心中的形象又提升了一步。

4.貝芙麗和卡培拉的進步。 儘管卡培拉很多時候還是有點無腦, 在進攻中會連續被切球, 但是他在亞當斯、坎特、阿德、加索爾的對抗中拼盡全力, 每次倒地之後他都能迅速回位、熱情地投入到下一回合。

從這個角度來說, 他一點都不軟。 而貝芙麗, 他作為和哈登搭班子的“得分後衛”, 三分球水準已經比剛來火箭時有明顯的提升, 小拋投更是有模有樣。

上述這些離不開德安東尼的細心調教, 能夠完成這樣的工作, 把火箭從季後賽邊緣拉生成一隻彪悍的強隊, 德安東尼功不可沒。

然而, 如果僅僅是變成一隻強隊, 和其他強隊能掰掰手腕, 火箭已經足夠了。 可如果是想奪冠, 還有不小的距離。 因為對手強大, 你的改變和進步還不至於能夠跨過你的對手。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就算火箭能邁過馬刺, 也無法贏過勇士。 而輸給馬刺的比賽, 更是讓人覺得“有點看不懂, 似乎哪裡出了點問題”, 問題究竟在哪?答案就要從火箭的戰術體系身上找。

1.火箭與勇士的戰術體系

火箭的進攻體系依賴快攻和三分, 這個理念原本是沒有問題, 可是執行的時候方法有很多。 勇士也是三分大隊, 但凡是看過兩者比賽的球迷, 就能看出這兩支球隊在戰術上的區別, 那就是:火箭把三分球當做目的, 而勇士把三分球當做結果。 這兩句話看起來有點繞, 但仔細一想確實就是這樣。 在火箭以哈登為擋拆發起的戰術體系中, 以哈登-安德森擋拆、哈登突破後找弱側射手(通常是戈登或阿裡紮)、哈登衝擊籃下這三個主要套路為主。 這三板斧和勇士體系的區別在於:

——火箭的掩護主要是給持球人作掩護, 而勇士有大量的給無球人做掩護的戰術

——火箭的掩護地點通常在三分線以外,

而勇士的掩護地點不拘一格, 也有很多在三分線以內的掩護

這樣的差異直接導致了火箭的進攻變成了不是三分就是籃下的兩極, 因為戰術目的就是如此。 而勇士他們還有大量的空位、中距離再或者是籃下、單打的選項, 三分球只是戰術跑出來的其中之一的結果。 這樣一來, 一旦火箭的三板斧不靈了, 他們就只能指望球員自己解決問題了。 在與馬刺G5的加時賽又或者是其他一些比賽中, 火箭就只能靠著哈登頂人強投了, 其結果可想而知。 為什麼?因為沒有戰術選項啊。 常規賽沒有的東西, 季後賽一樣不會有。

2.哈登的困惑

在季後賽沒能更進一步, 哈登有很大的責任。 哈登的低迷, 當然不完全是他一個人的問題。

在這個體系裡, 哈登要做的事情太多, 隊友幫他減負的最好的方式是把那些該死的三分球投進。 可僅僅是這樣是不夠的。 德安東尼把哈登改造成一個控衛, 然而我們都知道哈登來到火箭之後一直就是火箭的實質控衛(勒布朗也一樣), 既然如此, 安排他運球過半場的實際意義究竟在哪裡?你可以在拿下籃板時迅速找哈登去推進, 可是在一些不那麼迫切的回合裡, 讓哈登運球過半場, 除了消耗無畏的體力還能有什麼效果?貝芙麗、戈登、蘆葦們都是合格的控球者。 勇士既然可以讓伊戈達拉、格林、利文斯頓們控球, 火箭為什麼不行?當哈登慢悠悠的花了8秒過半場, 能組織進攻的時間同樣也在流失。

更重要的是, 當哈登成為掌控者後,火箭已經放棄了哈登持球外其他的戰術。哈登為什麼不能去跑位?為什麼不能給隊友掩護?為什麼沒有切入?在火箭進攻陷入僵局時,哈登為啥不能像庫裡那樣跑一個空位出來,而不是像他比賽裡那樣一次次地強投又或者強突失誤?可能是火箭沒準備,教練沒安排,又或者是哈登不願意做。

如果哈登想要更進一步,光靠持球擋拆是不行的。納什、保羅、羅伊、威少這樣的持球高手都已經無數次證明過想憑擋拆和單打就拿冠軍是不太可能呢的。要讓自己變的全能,得像科比又或者庫裡那樣,中距離急停跳投、背身、空切這些東西都得有一些,至少得是常規選項之一。

3.防守贏得總冠軍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想在NBA奪冠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強如喬丹科比勒布朗,也是歷經千辛萬苦才能配得上冠軍這項最高榮譽。這裡的意思是說必須很嚴謹、細緻地要求自己不犯錯誤。具體的說,就是在每一個回合裡都去竭盡全力地投入,並且要不停地學學與複盤。這其中最難的事情就是防守。

所謂防守贏得總冠軍,NBA教練關於防守的研究絕不少於進攻。在防守回合裡,如何換防、延阻、包夾,都需要很精細的佈置。每一個暫停,球員和教練得反復溝通、強調。因為在進攻時,球只有一個,大家會更多地關注球在誰手上,球怎麼走。即便進攻陣容再強的球隊,在進攻端都得有人犧牲球權,合理分配球權和出手權。與此同時,有時候進攻端是可以偷懶的,可防守是不行。防守是全隊5個人一起參與的,它的特點是可以無限疊加,在防守端,不需要考慮搭配,沒有所謂的功能型球員,每個人的個人能力都是越強越好。

NBA的冠軍球隊,鮮有攻強守弱的例子。在刺刀見紅的關鍵時刻,把精力投入在防守裡永遠比進攻靠譜。因為在關鍵時刻,進攻會更依賴巨星,而防守,得依靠全隊。在上賽季的騎士vs勇士G7的最後時刻,儘管歐文強投三分准絕殺,但這樣的強投和進攻戰術已經沒什麼關係了,真正讓騎士拿下冠軍的是防守。只有防守擋住了日天的水花兄弟,才會有最後的大逆轉。在總決賽騎士贏球的4場比賽裡,以勇士逆天的進攻天賦,他們的得分只有:90分、97分、101分和89分,只有一場破百,平均才94分。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本賽季常規賽得分最少的球隊小牛場均能得到97.9分。而73勝的逆天勇士輸球時的得分比常規賽平均最差的小牛還少得了整整3分。到了季後賽尤其是總決賽,是不會有球隊和你120分我130分這樣打比賽的。

如果火箭能更多精力地投入防守,相應的進攻節奏肯定會下來一些,此時此刻,如果在進攻端有更多的套路選擇(而不是只打擋拆),這會有不同。

下面這個圖片,是火箭3月份對勇士的一場比賽裡的某個回合。這個鏡頭裡第四節還剩4分多鐘,而哈登是在還剩6分多鐘的時候換上來的。這時候休息了半節,體力肯定不是問題。

這樣滑稽的防守,最可能的解釋是:在哈登(德安東尼)的理念裡,更想用進攻去贏下比賽,而非防守。防守松一松不要緊,大不了進攻打回來嘛。事實上你可以仔細觀察下,在所有哈登快攻退防的回合中,他都會挺刻意的放棄追訪,禮貌性的伸手意思意思然後目送對方快攻上籃。與此鮮明對比的是火箭隊以前的巴蒂爾和G7裡送給伊戈達拉大帽的勒布朗。

這場和勇士比賽的最終結果並不意外:隨著哈登在進攻端的幾次強投和失誤,火箭崩盤了。整場比賽咬牙膠著的努力就這樣輕易的葬送了。這樣的防守,即便莫雷大發神威,把安德森升級成樂福、戈登升級成歐文,又能贏下比賽嗎?

4.最後。。。

老實講,我個人對火箭能否在未來幾年奪冠是很悲觀的,因為改變太難了。我曾經在火箭區和很多球迷爭執過,當時火箭的教練還是麥克海爾。我指出火箭如果想改變,首先哈登要改變,而不是換教練或者換升級隊友。球如果都在一個人手裡運轉,接球投三分的隊友是阿裡紮還是勒布朗還是保羅喬治都沒有什麼實質區別。對方告訴我火箭還沒磨合好,慢慢的(欠缺的東西)就會出來的。我說不可能,常規賽沒有的季後賽也不會有。賽季初沒有的東西賽季末也不會有。

然而,如今的火箭已經是哈登來的第N個賽季了,在第三任教練德安東尼的調教下,哈登依然是那個持球進攻高手和最佳陣容球星,也依然是那個有球擋拆無球發呆,不跑位不切入鮮有中距離並且總是在防守端走神的特權球員。只是他的優點變得越來越強,弱點還沒怎麼改而已。莫雷和德安東尼已經盡可能從戰術和球隊配置上最大化哈登的優點,他們已經做的很不錯了。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變強的這部分,可以讓你在常規賽多贏一些比賽,還遠遠不足夠讓你帶領球隊奪冠。你得嚴格地要求自己,去實質性改掉那些缺陷,不能逃避、應付、鬆懈,磨合永遠都是藉口,改變才是王道。而且要引起質變而非量變,這也是這篇賽季總結的標題。作為球迷,我們也別總想著交易、引援,當對面讓你一個派克再讓一個倫納德時還不能贏球的話,總談交易、引援基本沒什麼意義。

而從哈登5個賽季、三任主教練的合作方式來看,他基本上已經不會改變了。除非火箭找來諸如拉裡-布朗、范甘迪這種強硬派教練,否則其他教練都只能這樣繼續縱容哈登。而這背後真正的主導人是火箭老闆亞歷山大,是他孜孜不倦的告訴莫雷要進攻(票房),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了火箭可能失去奪冠的機會。

當哈登成為掌控者後,火箭已經放棄了哈登持球外其他的戰術。哈登為什麼不能去跑位?為什麼不能給隊友掩護?為什麼沒有切入?在火箭進攻陷入僵局時,哈登為啥不能像庫裡那樣跑一個空位出來,而不是像他比賽裡那樣一次次地強投又或者強突失誤?可能是火箭沒準備,教練沒安排,又或者是哈登不願意做。

如果哈登想要更進一步,光靠持球擋拆是不行的。納什、保羅、羅伊、威少這樣的持球高手都已經無數次證明過想憑擋拆和單打就拿冠軍是不太可能呢的。要讓自己變的全能,得像科比又或者庫裡那樣,中距離急停跳投、背身、空切這些東西都得有一些,至少得是常規選項之一。

3.防守贏得總冠軍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想在NBA奪冠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強如喬丹科比勒布朗,也是歷經千辛萬苦才能配得上冠軍這項最高榮譽。這裡的意思是說必須很嚴謹、細緻地要求自己不犯錯誤。具體的說,就是在每一個回合裡都去竭盡全力地投入,並且要不停地學學與複盤。這其中最難的事情就是防守。

所謂防守贏得總冠軍,NBA教練關於防守的研究絕不少於進攻。在防守回合裡,如何換防、延阻、包夾,都需要很精細的佈置。每一個暫停,球員和教練得反復溝通、強調。因為在進攻時,球只有一個,大家會更多地關注球在誰手上,球怎麼走。即便進攻陣容再強的球隊,在進攻端都得有人犧牲球權,合理分配球權和出手權。與此同時,有時候進攻端是可以偷懶的,可防守是不行。防守是全隊5個人一起參與的,它的特點是可以無限疊加,在防守端,不需要考慮搭配,沒有所謂的功能型球員,每個人的個人能力都是越強越好。

NBA的冠軍球隊,鮮有攻強守弱的例子。在刺刀見紅的關鍵時刻,把精力投入在防守裡永遠比進攻靠譜。因為在關鍵時刻,進攻會更依賴巨星,而防守,得依靠全隊。在上賽季的騎士vs勇士G7的最後時刻,儘管歐文強投三分准絕殺,但這樣的強投和進攻戰術已經沒什麼關係了,真正讓騎士拿下冠軍的是防守。只有防守擋住了日天的水花兄弟,才會有最後的大逆轉。在總決賽騎士贏球的4場比賽裡,以勇士逆天的進攻天賦,他們的得分只有:90分、97分、101分和89分,只有一場破百,平均才94分。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本賽季常規賽得分最少的球隊小牛場均能得到97.9分。而73勝的逆天勇士輸球時的得分比常規賽平均最差的小牛還少得了整整3分。到了季後賽尤其是總決賽,是不會有球隊和你120分我130分這樣打比賽的。

如果火箭能更多精力地投入防守,相應的進攻節奏肯定會下來一些,此時此刻,如果在進攻端有更多的套路選擇(而不是只打擋拆),這會有不同。

下面這個圖片,是火箭3月份對勇士的一場比賽裡的某個回合。這個鏡頭裡第四節還剩4分多鐘,而哈登是在還剩6分多鐘的時候換上來的。這時候休息了半節,體力肯定不是問題。

這樣滑稽的防守,最可能的解釋是:在哈登(德安東尼)的理念裡,更想用進攻去贏下比賽,而非防守。防守松一松不要緊,大不了進攻打回來嘛。事實上你可以仔細觀察下,在所有哈登快攻退防的回合中,他都會挺刻意的放棄追訪,禮貌性的伸手意思意思然後目送對方快攻上籃。與此鮮明對比的是火箭隊以前的巴蒂爾和G7裡送給伊戈達拉大帽的勒布朗。

這場和勇士比賽的最終結果並不意外:隨著哈登在進攻端的幾次強投和失誤,火箭崩盤了。整場比賽咬牙膠著的努力就這樣輕易的葬送了。這樣的防守,即便莫雷大發神威,把安德森升級成樂福、戈登升級成歐文,又能贏下比賽嗎?

4.最後。。。

老實講,我個人對火箭能否在未來幾年奪冠是很悲觀的,因為改變太難了。我曾經在火箭區和很多球迷爭執過,當時火箭的教練還是麥克海爾。我指出火箭如果想改變,首先哈登要改變,而不是換教練或者換升級隊友。球如果都在一個人手裡運轉,接球投三分的隊友是阿裡紮還是勒布朗還是保羅喬治都沒有什麼實質區別。對方告訴我火箭還沒磨合好,慢慢的(欠缺的東西)就會出來的。我說不可能,常規賽沒有的季後賽也不會有。賽季初沒有的東西賽季末也不會有。

然而,如今的火箭已經是哈登來的第N個賽季了,在第三任教練德安東尼的調教下,哈登依然是那個持球進攻高手和最佳陣容球星,也依然是那個有球擋拆無球發呆,不跑位不切入鮮有中距離並且總是在防守端走神的特權球員。只是他的優點變得越來越強,弱點還沒怎麼改而已。莫雷和德安東尼已經盡可能從戰術和球隊配置上最大化哈登的優點,他們已經做的很不錯了。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變強的這部分,可以讓你在常規賽多贏一些比賽,還遠遠不足夠讓你帶領球隊奪冠。你得嚴格地要求自己,去實質性改掉那些缺陷,不能逃避、應付、鬆懈,磨合永遠都是藉口,改變才是王道。而且要引起質變而非量變,這也是這篇賽季總結的標題。作為球迷,我們也別總想著交易、引援,當對面讓你一個派克再讓一個倫納德時還不能贏球的話,總談交易、引援基本沒什麼意義。

而從哈登5個賽季、三任主教練的合作方式來看,他基本上已經不會改變了。除非火箭找來諸如拉裡-布朗、范甘迪這種強硬派教練,否則其他教練都只能這樣繼續縱容哈登。而這背後真正的主導人是火箭老闆亞歷山大,是他孜孜不倦的告訴莫雷要進攻(票房),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了火箭可能失去奪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