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中醫教你夏季如何治療心腦血管病

晨練需慎重 午睡不可少

家住濟南市燕山社區的李老伯平時身體健康, 性情開朗, 退休後還在社區幫忙, 血糖、血脂、心電圖平時都正常。 日前, 李老伯早早起來像往常一樣鍛煉身體, 但半個小時後突然感覺胸悶、心前區疼痛, 全身出汗, 緊急送到醫院後, 進行心臟冠狀動脈的急診介入手術, 造影發現右冠狀動脈完全閉塞。 一個平常身體很“硬朗”的老人, 怎麼一下子就出現這些問題呢?

專家點評:夏季的清晨是一天裡最安靜涼爽的時間, 許多老年人都選擇在這個時候出來健身運動, 呼吸新鮮空氣。 但這個時段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時間。

因為此時人的交感神經興奮性較高, 血壓上升, 心率加快, 血黏度上升, 因此增加了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和耗氧, 心腦血管病人容易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腦卒中。 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 這段時間應儘量避免大運動量的活動, 避免情緒急劇波動。 另外, 在炎熱夏季一定要安排適當時間午睡, 即使是短暫小憩, 也會使身體得到舒緩, 身體組織缺氧狀態得以改善。

補水很重要 不渴也要喝

65歲的林老先生, 近段時間早晨起床後, 常感覺胸悶憋氣。 醫生給他做了24小時心電監測, 顯示當時確有心肌缺血。 但用了抗心絞痛藥物後, 未見明顯改變。 隨後瞭解到, 林老先生因為怕晚上起夜, 晚飯後不敢喝水。

根據他的一系列情況分析, 醫生初步診斷他很可能因夜間出現缺水, 致血液濃縮, 引起心肌缺血。 醫生建議他後半夜小便後飲涼白開200毫升左右。 一個月後他又來複診, 說後半夜飲水後, 起床後果然沒有心絞痛了。 但如果一夜睡到天亮, 仍會發病。 醫生又建議他晚上臨睡前喝一杯牛奶或水, 之後林老先生的心絞痛基本上沒有發生了。

專家點評:對於患心腦血管病的老人來說, 每天適量飲水十分必要, 特別是早晨起床應該飲用一大杯水, 來補充夜晚的失水量。 上午可以適當多喝水, 不要等到口乾舌燥時才去喝。 夜間睡覺前也應適度飲水。 心腦血管病人發病死亡, 原因與出汗過多、未及時喝水、血液濃縮有關, 所以患者不能跟普通人一樣渴了才喝水,

而應主動補水, 標準以每日1500毫升尿為准, 只要每日有1500毫升左右的尿量即表示人體內水分足夠。

控制情緒 讓內分泌有序 保障睡眠 讓生物鐘正常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紀求尚告訴記者, 心血管功能對氣溫變化最為敏感, 氣溫的驟然升高或降低, 都會誘發心腦血管病發作。 許多人認為冬季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 而忽視夏季心腦血管病復發的危險性。 其實, 酷暑盛夏, 心腦血管病發作導致心絞痛、心梗、腦卒中的並不少見。 每年夏季當氣溫超過33℃, 特別是天氣持續悶濕時, 病房心腦血管病人就會明顯增多。

紀求尚主任提醒 老年人, 特別是心腦血管病病人, 雖然從臨床來看,

夏季並不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但是心腦血管病患者即便是到了夏天也不能掉以輕心, 相反, 這些患者更要在生活上做到有規律。 紀求尚主任認為, 心腦血管病患者在夏季高溫天氣時, 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至關重要。 同時, 因為天熱容易休息不好, 這樣人體的生物鐘失調, 內分泌處於紊亂狀態, 尤其過度疲勞狀態下特別容易發生意外, 所以要儘量保持良好的睡眠, 避免發生情緒異常等問題。 應少吃肥、膩食物, 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 另外, 適當喝水, 及時補充血容量以保持血液黏稠度不至於太高。

“還有, 空調綜合征等病也能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復發。 ”紀求尚主任說。 開空調溫度不要太低, 時間不要太長, 一般以25℃左右為宜;不應密閉門窗,

可開點窗縫;也不宜使經常出入的房間溫差過大, 晚上可把空調保持到睡眠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