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身體會提醒你好好吃飯

你可能認為, 營養不良只會發生在過去。 其實, 我們的身體也可能正在缺乏著某種必需營養素。 美國“每日健康網”刊文指出, 身體有些不適可能是提醒你該好好吃飯了。

手腳抽筋是缺鈣。 缺鈣可能會導致肌肉痙攣、心律不齊。 平時需要保證每天能夠攝入300毫升牛奶或優酪乳, 深綠色蔬菜也能幫助補鈣。

軟骨病補維D。 如果長時間缺乏維生素D, 可能會得軟骨病。 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診所註冊營養師凱特·巴頓建議, 最好每天喝300毫升強化牛奶或優酪乳;每週吃兩次富含脂肪的魚, 比如三文魚, 或每天抽出一段時間去戶外曬曬太陽。

缺鉀會便秘、無力。 腹瀉、嘔吐、大量出汗、飲食紊亂或腎臟疾病可能導致短期缺鉀, 會肌肉無力、便秘、有刺痛或麻木感, 嚴重時甚至會心律失常。 香蕉、全穀物、蔬菜、豆類都可以成為鉀的天然來源。

面色蒼白要補鐵。 缺鐵會導致貧血。 貧血會讓人面色蒼白、頭髮稀疏發黃。 巴頓說, 補充鐵元素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鐵的牛肉、牡蠣、豆類、菠菜。

手腳麻木補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缺乏較嚴重時, 會出現手腳和雙腿麻木、平衡感差、舌頭腫脹發炎、記憶缺失、妄想和幻想症。 因植物不含維生素B12, 素食者更易缺乏。 魚肉、雞肉、牛奶中都有維生素B12, 素食者可吃些早餐麥片補充。

口腔潰瘍可能是缺葉酸。 孕婦缺乏葉酸會導致胎兒神經發育有缺陷。

缺乏葉酸會易得口腔潰瘍, 生長發育緩慢。 懷孕婦女必須保證每天攝入400毫克的葉酸, 平時可以多吃些全穀物、豆類、綠葉蔬菜, 或按醫囑服用補充劑。

食欲不振找鎂幫忙。 有疾病或常酗酒的人會缺鎂, 可能表現為食欲不振、嘔吐、疲勞乏力, 嚴重時會導致肌肉痙攣、抽搐、心律失常、人格改變。 巴旦木、腰果、花生、菠菜、黑豆和毛豆都是鎂的好來源。


↑點擊去參與測試 拜拜粗腰肥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