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經穴按摩能治療痛經嗎?

診斷標準

1.經前或經期出現週期性的下腹痛兼痛引腰骶(下腹痛並放射痛至腰骶部, 挺腰不直或腰脊柱側彎;或下腹痛和腰痛隨體位改變而加重, 腰棘突偏歪、棘突棘旁有壓痛), 嚴重時伴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發涼、噁心嘔吐、腹瀉, 甚至因劇痛暈厥。 無腰部急性損傷史。

2.婦科及B超檢查排除盆腔器質性病變。

3.好發于青年未婚女性。

適應證

功能性痛經(主要適宜於實證痛經, 即中醫辨證為氣滯、血滯、寒滯或熱滯)。 一般為16~25歲, 未婚, 月經週期基本正常, 經前或經期第1~2天下腹脹痛或冷痛, 常伴有腰痛腰酸及挺腰不直者。

禁忌證

繼發性痛經(繼發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症、盆腔炎症、子宮頸狹窄等)。

技術操作方法

分為解痙、調整、通絡、化瘀四個步驟。

1.解除腰骶部位肌肉痙攣(解痙)

患者呈俯臥位, 在腰肌痙攣(或棘突偏歪)部位、腎俞穴和八髎穴, 施以輕柔的手掌按揉法, 約5分鐘。

2.醫者一手置於患側肩前部, 另一手肘部置於患者髂部, 手指置於調整節段棘突而定位。

②腰部小幅度緩慢旋轉至腰椎最大活動度, 並使調整節段處於扳動支點位, 再給予3°~5°的手臂常規推扳力, 常聽到“喀噠”腰部彈響聲(或雖無彈響聲, 但手指感到後關節錯動感), 提示調整成功。

3.腰骶部位疏通經絡(通絡)

患者呈俯臥位, 在腰肌痙攣(或棘突偏歪)部位、腎俞穴、大腸俞、八髎穴等,

施以直線擦法, 以腰骶部位有透熱感為度。

4.小腹部位理氣化瘀(化瘀)

患者呈仰臥及屈膝屈髖位, 在氣海穴、關元穴施以拇指按揉法, 約5分鐘;在小腹部位施以全掌摩法, 約20分鐘, 以小腹部位有透熱感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