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推拿

秋冬養胃秘訣 這樣吃打好保胃之戰

秋季已經開始慢慢離我們遠去了, 天氣也越來越冷, 最近冬天的氣候已經逐漸顯現。 在這個季節交替的時間段, 身體在適應季節變換過程中, 人的脾胃經受著考驗,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 因此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選擇合適的食物, 否則很容易傷脾胃。 那麼在秋冬換季時節如何養好我們的胃呢?下面一起來看看養胃的秘訣。

一、“八宜”飲食原則

胃病需“三分治七分養”, 很多人都知道這一說法。 飲食調養是最直接的養胃方法, 也可以說是養胃的重中之重。

中醫有“胃喜暖惡寒”的說法, 就是說胃對溫度十分敏感, 喜歡溫暖的食物, 而懼怕寒性和冰涼的食物。 因此, 在冬季, 生冷瓜果儘量不吃或少吃;在烹飪方面也要注意, 涼拌菜也應少吃;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不宜直接食用, 應放至室溫或加熱後食用。 此外, “老胃病”們還要注意“八宜”飲食原則。

宜少宜精:

每餐飲食量要少, 七八分飽即可, 忌暴飲暴食。 食物的品種和烹飪要精細易消化, 粗糙的、含粗纖維的食物不易消化, 還可能刺激胃黏膜, 引發胃痛、飽脹等。

宜溫宜潔:

食物溫度要溫暖適宜, 不吃不喝冷的、冰的飲食, 儘管天氣寒冷, 但是也應該不吃過燙的食物。 食材一定要清洗乾淨, 烹飪食物時也應該注意清潔衛生。

宜鮮宜淡:

食物一定要新鮮, 不吃過期或放置過久的食物。 烹飪食物要清淡, 不吃油膩、重口味的食物,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宜軟宜緩:

選擇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的, 烹飪時要蒸煮熟透, 使食物鬆軟易消化, 少吃烘焙、燒烤、質硬的食物, 以免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 加重胃腸負擔。 進食速度要緩慢, 細嚼慢嚥有助消化, 不可狼吞虎嚥。

“病從口入”, 飲食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有著不小的影響。 注意飲食調養, 讓胃也過個舒服的冬天。

二、分清胃寒還是胃熱

在近代生活中, 不良的生活習慣總是讓我們的胃很受傷, 生活中胃痛也成為許多人常見的毛病。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陳小憶解釋,

中醫認為胃病常分為胃寒和胃熱, 食物也有寒熱之分, 中醫的治則是“寒者熱之, 熱者寒之”。 俗話說“病從口入”, 吃錯東西可是要傷胃的。

想要不傷胃首先就要分清楚是胃寒還是胃熱——

【胃寒】

陳小憶解釋, 許多有胃寒的毛病人。 大多是不良飲食習慣引起的, 如喜歡吃生冷的食物, 三餐不定時等不良的飲食習慣, 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胃寒, 表現為胃痛伴有胃部寒涼的感覺, 用暖水袋暖胃, 疼痛就會得到緩解。 常因天氣變冷或者吃生冷食物後引發胃部疼痛或疼痛加重。

胃寒疼痛又分為實證和虛證, 實證疼痛來勢兇猛, 疼痛劇烈, 常因暴食生冷之品所致;虛證疼痛來勢較緩, 隱痛持續, 常因氣候或飲食稍不注意所致。

胃寒的人儘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比如綠豆、西瓜、火龍果、柿子、藕、螃蟹等食物, 否則會加重胃寒的情況, 很傷胃。 但可以適當地吃些暖胃的食物, 如羊肉、豬肚、南瓜、核桃等溫性的食物。 也可以在飲食中加入薑、胡椒等調料。

食方:胡椒豬肚湯

——驅寒暖胃, 適合脾胃虛寒者

白胡椒50克, 少許薑片、豬肚1個。 將豬肚洗乾淨, 與材料一同放入煲2小時, 加食鹽調味即可。

【胃熱】

胃熱, 重則即謂胃火。 引起胃熱的原因有很多, 如嗜酒, 喜歡吃辛辣的食物, 喜歡吃煎炒燥熱的食物等等, 表現為胃痛有灼熱感, 常伴口渴、口苦、口臭, 甚至出現牙齦腫痛、咽幹、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 胃熱的人喜歡喝冷飲, 吃冷食, 因為入肚後會帶來舒適感。

胃熱疼痛也分虛實證,

實證即胃火過旺, 疼痛較劇並伴有燒灼感, 口臭或者牙齦腫痛, 大便幹結。 而虛證即陰虛火旺, 疼痛較輕, 伴口幹微苦, 或口腔潰瘍等, 過度疲勞可以誘發或者加重症狀。

胃熱的人群與胃寒的人恰恰相反, 要適當吃些涼性食物, 如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 而且要注意遠離煎炸、辛辣等待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羊肉、狗肉、胡椒、花椒等,否則更會助長胃熱。

食方:海帶綠豆粥

——去胃火

海帶30克、綠豆30克、白米100克。放在一起煮粥,根據個人的口味可加入白糖,做成甜粥。

三、有開胃止嘔功效的七款水果藥膳

柳丁煎:取一個柳丁,用水泡去酸味,加蜜煎湯頻服。

甘蔗薑汁:取甘蔗汁加少量生薑汁,頻頻緩飲。

柚子皮煎:取柚子皮用水煎服,連服數天。

枇杷葉蜜:取枇杷葉洗淨,在火上稍烤,抹去絨毛,加水煎取汁,兌入蜂蜜服用。

薑汁米湯:取生薑汁數滴,放入米湯內,頻服。

牛奶韭菜末:牛奶煮開,調入少量韭菜末服用。

紫蘇薑橘飲:蘇梗9克、生薑6克、大棗10枚、陳皮6克、紅糖5克,煎水取汁當茶飲,每日3次。

四、五色食物護胃遠離癌

“紅”是指番茄(即番茄),一天一個番茄,患上癌症的幾率減少45%;

“黃”是指玉米、胡蘿蔔,這些食物維生素A多,缺乏維生素A的孩子容易感冒、發燒、扁桃體炎;中年人容易患癌症、動脈硬化;老年人容易眼睛發花、視力模糊;

“綠”是指能防癌和降血脂的綠茶;

“白”是指燕麥片,它不但可降低膽固醇,還對糖尿病、減肥有特別好的功效,此外還能通大便;

“黑”是指黑木耳,科學實踐證明黑木耳能降低血黏度,每天吃5-15克就行了。

而且要注意遠離煎炸、辛辣等待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羊肉、狗肉、胡椒、花椒等,否則更會助長胃熱。

食方:海帶綠豆粥

——去胃火

海帶30克、綠豆30克、白米100克。放在一起煮粥,根據個人的口味可加入白糖,做成甜粥。

三、有開胃止嘔功效的七款水果藥膳

柳丁煎:取一個柳丁,用水泡去酸味,加蜜煎湯頻服。

甘蔗薑汁:取甘蔗汁加少量生薑汁,頻頻緩飲。

柚子皮煎:取柚子皮用水煎服,連服數天。

枇杷葉蜜:取枇杷葉洗淨,在火上稍烤,抹去絨毛,加水煎取汁,兌入蜂蜜服用。

薑汁米湯:取生薑汁數滴,放入米湯內,頻服。

牛奶韭菜末:牛奶煮開,調入少量韭菜末服用。

紫蘇薑橘飲:蘇梗9克、生薑6克、大棗10枚、陳皮6克、紅糖5克,煎水取汁當茶飲,每日3次。

四、五色食物護胃遠離癌

“紅”是指番茄(即番茄),一天一個番茄,患上癌症的幾率減少45%;

“黃”是指玉米、胡蘿蔔,這些食物維生素A多,缺乏維生素A的孩子容易感冒、發燒、扁桃體炎;中年人容易患癌症、動脈硬化;老年人容易眼睛發花、視力模糊;

“綠”是指能防癌和降血脂的綠茶;

“白”是指燕麥片,它不但可降低膽固醇,還對糖尿病、減肥有特別好的功效,此外還能通大便;

“黑”是指黑木耳,科學實踐證明黑木耳能降低血黏度,每天吃5-15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