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少鹽清淡飲食 擺脫胃癌追尾

世界上60歲以上的死亡者中有四分之一的死因是患惡性腫瘤, 其中胃癌占首位。 我國每年也約有16萬人因胃病而死亡。 研究證明,

在致胃癌的諸多飲食因素中, “高濃度食鹽食品”為首要因素。 胃癌是東方人中發病率較高的癌種, 其中情況最嚴重的是日本, 每年有近5萬日本人死於胃癌, 占日本因癌死亡人數的1/4。

鹽攝取過多易致胃癌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我國衛生部)指出, 日本人胃癌高發, 事實上主要還是和飲食有關。 簡單來說, 一是攝取鹽分太多, 二是缺乏維生素C。

日本厚生勞動省上世紀90年代曾以日本岩手縣、秋田縣、長野縣和沖繩縣4個地區為代表, 追蹤40—59歲的4萬名男女的生活習慣。 追蹤調查10年後, 得出了以下結論:在以鹽分攝取量的多少來區分的5個組裡, 攝取鹽分量最多的一組, 比攝取量最少的一組, 得胃癌的人數多了1倍。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的愛知醫生告訴小編,

日本人雖然以白米飯為主食, 但每天都要喝大醬湯, 做菜時用得最多的又是醬油。 所以, 國民都有攝取鹽分過多之嫌。

“雖然,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 日本就已經開展了如火如荼的‘減鹽運動’, 將原先日本人每天平均攝鹽量從17克以上, 降到了現在的12—13克, 卓有成效地降低了高血壓和腦中風的發病率, 但實際上, 離控制在每日攝鹽量6克以下的目標還很遠。 鹽分攝取過多, 會損壞胃黏膜屏障, 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 導致胃癌高發。 ”

此外, 雖說日本料理素來以清淡著稱, 但實際上, 它的清淡是指, 像大雜燴那樣味道不分明的菜肴比較少, 而總是魚是魚、菜是菜;而調味品也不會像我國這樣, 八角、蔥、薑、蒜樣樣俱全,

而是紅燒就是紅燒, 鹽炒就是鹽炒。 因此, 掩藏在“清淡”背後的, 依然是濃郁的鹹味。

維生素C缺乏也是罪魁禍首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 日本居民膳食中普遍缺乏維生素C。 由於日本是島國, 國民新鮮水果和蔬菜吃得不多, 從而使維生素C的攝取量偏低。

以盛產柑橘的靜岡縣來說, 居民從柑橘中獲得了大量維生素C, 這被解釋為其胃癌發病較其他地區低的重要因素。

醫生說, 研究發現, 維生素C能阻斷致癌性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從而達到防癌效果。 目前, 補充豐富的維生素C, 已被多個國家寫入癌症預防的膳食指南中了。

飲食防胃癌, 有章可循

鑒於胃癌對日本國民的嚴重危害,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提出了飲食預防胃癌的8條建議:1、營養均衡;2、每日飲食小有變化;3、不過量進食和飲酒;4、戒煙;5、多吃綠、黃色蔬菜;6、少吃很鹹的食物;7、不吃食物糊掉的部分;8、吃之前, 看清食物是否發黴。

而在我國, 因為同屬東亞人, 因此在飲食習慣上, 的確有與日本人相似的地方。 除了要遵循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的建議外, 現在, 鹽醃、熏烤食品已被證明與胃癌發生有關, 因此, 一定要儘量避免。 而暴飲暴食、愛吃幹、硬、燙的食物、進食快、三餐不定時等飲食習慣均可成為胃癌的誘因, 要格外注意。

美國休士頓切托莫研究所所長雅松教授報告說:“一系列的動物實驗和人體疫病學研究表明,

隨著體內鈉鹽攝入量的增加, 胃癌、食管癌、膀胱癌的發病率亦會增加。 ”過去, 日本人喜歡吃鹽漬食物如魚幹、魚醬及醃菜等, 因此成為世界上胃癌高發率的國家。 目前, 由於家庭電冰箱的普及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 日本人很少再食用鹽漬食品, 其胃癌發病率日趨下降。

人們醃制臘肉之所以要加入大量的食鹽,是因為高濃度的鹽分不僅能使細胞脫水,蛋白質凝固,而且還能使細菌脫水死亡,從而達到較長時間不腐不壞的目的。同樣食入過量的高鹽食物以後,因食鹽的滲透壓高,對胃粘膜會造成直接損害。

動物實驗表明,當喂大白鼠高濃度(12%或20%)的食鹽水以後,鼠的胃粘膜發生廣泛性彌漫性充血、水腫、糜爛、壞死和出血,而低濃度的食鹽水則不會引起這些病理改變。高鹽食物還能使胃酸減少,並能抑制前列腺素E2具有提高胃粘膜抵抗力的作用,這樣就使胃粘膜易受損而產生胃炎或胃潰瘍。

同樣高鹽及鹽漬食物中還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它在胃內被還原菌轉變為亞硝酸鹽,然後與食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胺,具有極強的致癌性。

為此,專家們忠告:欲防止胃炎以及胃癌的發生,必須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其中之一就是儘量避免高鹽及鹽漬食物。即使是從保護胃粘膜的角度來看,食物也是宜淡不宜鹹的。正如有些老中醫的養生經驗說:“微鹹鹽水,好比參湯;濃味咸湯,好比砒霜。”這是很有道理的。

人們醃制臘肉之所以要加入大量的食鹽,是因為高濃度的鹽分不僅能使細胞脫水,蛋白質凝固,而且還能使細菌脫水死亡,從而達到較長時間不腐不壞的目的。同樣食入過量的高鹽食物以後,因食鹽的滲透壓高,對胃粘膜會造成直接損害。

動物實驗表明,當喂大白鼠高濃度(12%或20%)的食鹽水以後,鼠的胃粘膜發生廣泛性彌漫性充血、水腫、糜爛、壞死和出血,而低濃度的食鹽水則不會引起這些病理改變。高鹽食物還能使胃酸減少,並能抑制前列腺素E2具有提高胃粘膜抵抗力的作用,這樣就使胃粘膜易受損而產生胃炎或胃潰瘍。

同樣高鹽及鹽漬食物中還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它在胃內被還原菌轉變為亞硝酸鹽,然後與食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胺,具有極強的致癌性。

為此,專家們忠告:欲防止胃炎以及胃癌的發生,必須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其中之一就是儘量避免高鹽及鹽漬食物。即使是從保護胃粘膜的角度來看,食物也是宜淡不宜鹹的。正如有些老中醫的養生經驗說:“微鹹鹽水,好比參湯;濃味咸湯,好比砒霜。”這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