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中醫治失眠分清虛實因人而異

周口市50歲的張先生, 患失眠症已3年, 伴有耳鳴、口幹、口苦、食管不適等症狀。 最近, 不但夜不能寐, 有時幾天幾夜不合眼, 而且有時短暫入睡後, 就夢見故去的親人。 在當地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 服用利眠鎮靜藥, 開始有效, 但不持久。 最近他來到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中醫科求治。

李順景副主任醫師對張先生進行檢查發現:舌有裂紋, 質紅無苔, 脈弦滑。 結合問診情況, 李順景認為張先生是痰熱內擾、心陰不足、心神不寧, 屬實證。 於是採用清熱化痰、滋陰安神的溫膽湯和三黃瀉心湯加減, 主藥有黃連、半夏、琥珀、柏子仁、丹參等。

張先生服用20劑後, 睡眠情況明顯改善, 但舌苔仍有裂紋, 又服用柏子養心丸鞏固治療, 目前睡眠已恢復正常。

一位姓黃的女士, 因失眠多夢、疲倦無力前來就診。 李順景副主任醫師檢查發現, 其舌淡苔薄, 脈細數。 問診後得知, 她是思慮過度、勞傷心脾, 屬心脾兩虛, 為虛證。 遂採用養血安神的歸脾湯加減。 主藥為黃芪、黨參、酸棗仁、遠志等, 用藥20多天后睡眠情況改善。

李順景說, 失眠症中醫稱為“不寐症”, 是常見而又難治的一種病。 它的病因病機較為複雜, 中醫將其分為多種類型, 但臨床上可概括為虛實兩種。 要從病人的具體情況出發, 進行個體化治療, 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同時, 要注重患者的精神因素調節, 解除煩惱,

消除憂慮, 保持良好心態;改變酗酒、吸煙、夜晚飽食等不良習慣, 適當運動等, 就可收到良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