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小燕飛”或是潛伏多年的腰痛肇事嫌疑者

“小燕飛”以具有提高背部肌力, 增加腰部柔韌性, 增強腰部保護的功效, 成為大眾知曉率最高的腰背保健的方法之一, 多少年來被奉為腰痛功能鍛煉的經典招數。 然而在使用過程中, 很多腰痛者發現此招並未有如此神奇之功效, 甚至越練越糟。

部分使用“小燕飛”的嚴謹人士進行深刻自我反思, “是起的角度不夠?是練的數量不夠?也許沒有量的積累, 哪有質的變化?”咬牙繼續鍛煉, 而腰痛愈演愈烈,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要懷疑自己的懷疑, 在如今這個大資料時代, 懷疑即尋找資料。 那麼首先我們來看一組資料,

這是研究者測量到的我們在做各種腰部運動時腰部承受的壓力:

屈膝仰臥起坐3350N;卷腹1991N;懸吊直腿2805N;等長側橋2585N;俯臥撐1838N;羅馬椅上半身伸展>4000N;小燕飛>6000N;手膝位單下肢伸展2000N;手膝位元交叉伸展訓練3000N……

從資料中可看到, 小燕飛對腰部的壓力非常大, 遠大於其他鍛煉方式。 而早在1981年, 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設定腰部壓力的行動限定值為3300N, 超過這個限定值的反復負荷, 與個人的高損傷率相關。

那麼現在我們不難回答之前的疑惑, 腰痛或腰部疾患的患者練習小燕飛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6000N(顯著超過安全範圍)的壓力下, 再加之反復練習, 腰痛必然無法緩解, 只能愈演愈烈。

那麼何為腰肌鍛煉的正確打開方式呢?還是用資料說話,

選擇上述小於3300N的均可以, 其中適當形式的改良卷腹訓練、側橋訓練及手膝位交叉伸展訓練已經證實為最有效的。

卷腹訓練:仰臥位, 手放在腰下, 不要讓腰部平放到地面上, 一側膝關節屈曲90度, 訓練時提前收縮腹部肌肉, 抬肘, 輕輕抬起頭和肩, 保持8秒。 期間採用腹式呼吸, 保持頭頸和身體一條直線。 仰頭低頭均不行, 如果可以將舌頭抵在上顎。

側橋訓練:循序漸進, 但在訓練的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脊柱在中立位, 不允許軀體下降成側彎姿勢。

手膝位交叉伸展訓練:保持脊柱在中立位, 起始時先將膝蓋置於臀部下方, 手置於肩正下方, 調整支撐水準, 減少或消除疼痛, 後緊握拳頭, 腳後蹬, 保持10秒後歸位, 注意保持腹部繃緊及脊柱中立,

忌翹臀, 彎曲背部。

訓練的小貼士:訓練過程中始終保持腹式呼吸, 腰痛急性期暫不活動, 訓練過程中不應有劇烈疼痛, 若有需查看姿勢是否正確, 必要時暫時休息並詢問醫生。 腰部訓練不宜在起床後的一小時內進行, 因為椎間盤在起床時會高度水合, 一般在起床後的第一小時會丟失一天當中90%的液體, 此時屈曲訓練會增加其壓力, 易造成損傷。

文/鄭丹萍(北京協和醫院國際醫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