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貼士:秋季養生保健之道

秋三月, 從立秋開始, 到立冬之前為止, 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個節氣。 秋季, 自然界陽氣漸收, 陰氣漸長, 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 秋季, 氣溫開始降低, 雨量減少, 空氣濕度相對降低, 氣候偏於乾燥。

秋季養生貴在養陰防燥。 秋季陽氣漸收, 陰氣生長, 故保養體內陰氣成為首要任務, 而養陰的關鍵在於防燥, 這一原則應具體貫徹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秋季飲食調養應遵循“養陰防燥”的原則, 飲食宜養陰, 滋潤多汁, 具體方案如下:秋氣內應肺。 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 是人體真氣之源, 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

秋季氣候乾燥, 很容易傷及肺陰, 使人患鼻幹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 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 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 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 秋季, 肺的功能偏旺, 而辛味食品吃的過多, 會使肺氣更加旺盛, 進而還會傷及肝氣, 所以秋天飲食要少食辛味食物, 如:蔥、薑、蒜、韭菜、辣椒等。 在此基礎上多吃些酸味食物, 以補肝氣, 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

秋天的氣候變化較大, 早秋熱濕, 中秋前後燥, 晚秋又以涼、寒為主, 所以人們在起居上應提高警惕, 注意養生。 秋天, 天高風勁, 使肺氣收斂, 因此睡眠應做到“早睡早起”, 睡眠時頭向西臥為好。

深秋時節氣候較寒冷, 不宜終日閉戶或夜間蒙頭大睡, 要養成勤開窗通風, 夜間露頭而睡的習慣,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減少呼吸疾患。

金秋時節, 天高氣爽, 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 此時機體活動隨氣候變化而處“收”的狀態, 陰精陽氣也處在收斂內養階段, 所以秋季運動項目不宜過猛。 秋日清晨氣溫低, 鍛煉時不可穿單衣去戶外活動, 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 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因為人體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下, 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 肌肉伸展度降低, 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調控能力下降, 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 鍛煉時, 衣服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

待身體發熱後, 再脫下多餘的衣服。 鍛煉後不要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 以防身體著涼。

秋季氣候乾燥, 肺氣旺盛, 肝氣虛弱, 脾胃易受影響, 所以秋季藥補的基本原則應是以滋潤為主, 輔以補養氣血。 常用藥物有:西洋參、沙參、茨實、玉竹、天冬、麥冬、百合、女貞子、胡麻仁、幹地黃等。

秋季, 在精神調養上也應順應季節特點, 以“收”為要, 做到“心境寧靜”, 這樣才會減輕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 才能適應秋天的特徵。 如何才能保持心境清靜呢?簡單地說, 就是要“清心寡欲”。 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會破壞神氣的清靜。 要多做好事, 多做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