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春末保健心臟也會“過敏”

張阿姨今年60歲, 患心臟病差不多十年了, 最近春暖花開, 家人帶著她去賞花。 誰知沒過一會, 她感覺臉上和胳膊上起了些疹子, 有些癢, 還明顯感到心慌, 就吃了一粒隨身帶著的速效救心丸, 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心慌症狀反而嚴重了。 被家人送到醫院做了檢查後, 醫生說, 她的心臟也“過敏”了。 隨後做了相應的抗過敏治療, 張阿姨的心臟不適症狀才消失了。

專家指出, 張阿姨出現的這種情況被稱作過敏性心律失常, 也稱“心臟蕁麻疹”。 在春天這個過敏高發季, 來看這類病的人不在少數。 當患者皮膚對外界的花粉等物質發生過敏反應時,

不僅會影響皮膚、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 引起患者出現皮疹, 腹瀉和哮喘等反應, 還有可能累及心臟, 突出表現就是心律失常, 導致患者出現胸悶、心慌、早搏等症狀。

這主要是因為花粉這類物質含有蛋白酶類活性物質, 當這類過敏原進入人體後, 體內免疫組織產生相應抗體, 再次接觸時, 就會立刻釋放出生物活性物質, 誘發心律失常。 若不加注意, 耽誤了病情則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一定要注意查清自身過敏因素, 避免接觸致敏原。

其實, 過敏性心律失常並不少見, 但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視。 所以當患者在出現過敏反應又伴有心律失常的症狀時, 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瞭解有無過敏史和心臟病史,

考慮是否為過敏性心律失常, 通過排除法明確診斷, 及時給予抗過敏治療, 以免誤診耽誤病情。

專家提示, 治療過敏性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避免過敏原刺激, 因為原本就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 過敏會增加危險因素。 有過敏病史的患者, 應從詳細病史中尋找出致敏原, 如某些食物、藥物、接觸物、感染、物理或精神因素等, 然後生活中要儘量避免, 防止過敏再發生。 其次是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治療藥物。

一般來說, 過敏性心律失常的預後較好, 隨著過敏症狀的消退, 心律失常也將逐漸緩解或消失, 很少留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