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大腦長腫瘤 中青年發病率最高

一聽腦子裡長腫瘤, 相信很多人都已嚇傻。 臨床上, 神經外科醫生或腫瘤科醫生也遇到過不少一聽說顱腦腫瘤就被恐懼擊垮、放棄治療的患者。 實際上顱腦腫瘤和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性疾病一樣, 也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 不是所有的腦腫瘤都是惡性, 所以顱腦腫瘤並非絕症, 作為患者及家屬要學會正確面對, 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 徐曉蓉於丹丹整理

30-40歲顱腦腫瘤發病率最高

有資料統計, 顱腦腫瘤的發病率是萬分之一, 它的發病原因現在還不十分清楚, 而且這種病任何年齡都有可能得上,

隨年齡的增長患病的幾率也在增加, 但是30-40歲之間的人發病率最高。

顱內腫瘤種類很多, 良性腫瘤包括腦膜瘤、垂體瘤以及神經鞘瘤等。 良性腫瘤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病情發展大多很緩慢。 很多患者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腦子裡有個腫瘤, 相當多的患者是在因為其他原因或常規體檢時發現問題。

惡性腫瘤則以膠質瘤居多, 膠質瘤分類繁多, 最嚴重的就是膠質母細胞瘤。 預後和腫瘤惡性程度及採取的治療措施密切相關, 短至幾個月, 長到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有。 隨著醫療技術的革新、發展, 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 生活品質明顯提高。 即使是惡性度最高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 有一部分患者經過手術及術後放化療等綜合措施可以生存5年以上。

採取怎樣的治療手段必須要通過全面的檢查和評價。 良性腫瘤如腦膜瘤、神經鞘瘤等如果發現的早, 不一定要手術治療, 可以臨床密切隨訪觀察即可。 有些垂體瘤(比如泌乳素型腺瘤)患者, 藥物就可以使得腫瘤縮小或消失, 內分泌結果恢復正常, 也不影響日常生活。 甚至一部分惡性腫瘤也可以通過非手術的治療方法實現很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顱腦腫瘤患者不要輕易放棄希望, 李敖先生得了腦幹腫瘤依然活了三年, 保持樂觀的心態, 積極配合醫生很重要。 正如他在得知自己患病後說的:“怕才丟人”。

以下症狀是顱腦腫瘤發出的信號

由於顱腦腫瘤的早期臨床症狀輕微,

往往被患者忽視, 臨床上經常見到誤診情況, 或患者自己在家用止痛藥物來暫緩症狀而貽誤病情, 到醫院來就診時, 腫瘤已生長得很大, 給手術及術後的恢復帶來麻煩。 因此早期診斷十分重要。

所以說有以下症狀出現時就有可能是顱腦腫瘤信號, 我們應該到正規醫院去做檢查了:⑴持續或間斷的頭暈, 頭痛, 尤其是晨起頭痛明顯, 活動後緩解的;⑵視力下降或者視野縮小;⑶癲癇發作:尤其是成人的癲癇發作, 包括全身抽搐和一側肢抽搐;⑷語言障礙:包括不能正確表達和不能理解別人語言;⑸走路不穩, 一側肢體無力;⑹一側面部疼痛或麻木;⑺月經次數減少, 甚至閉經, 男性出現性功能障礙;⑻一側耳鳴, 聽力下降;⑼精神症狀, 智能障礙。

沒有證據表明手機和患腦瘤有關

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手機等電子產品、染髮劑和顱腦腫瘤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係。 大腦是人體組織中保護最好、最嚴密的器官, 外界因素對大腦的影響非常小。 所以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所有因素可能導致其他癌症, 但與顱腦腫瘤沒有明確相關性。 雖然沒有找到明確致病原因, 但還是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遠離致癌物也很重要。 比如吸煙、酗酒、熬夜等不良習慣都應避免。 另外, 體檢也不能忽視。 相對於CT, 磁共振(MRI)對顱腦腫瘤的檢出率更高。 (徐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