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脾虛濕滯,四款食譜常吃可補脾

脾虛是目前在多數人身上都存在的一種證型, 一般來講, 在出現脾虛阻滯後, 多數人都會通過食療的方法進行調理。 那麼, 脾虛濕滯可吃那些食物呢?

參苓白術湯

處方:人參2錢, 炒白術2錢, 苡仁5錢, 肉豆蔻1錢, 炮薑8分, 炙甘草5分, 茯苓3錢, 扁豆3錢(炒), 陽春砂8分(沖), 桔梗8分。 功能主治痢傷脾胃, 不饑而嘔。 用法用量水煎服

白果黃芪烏雞湯

配方:白果30克, 黃芪50克, 烏雞1只(約500克), 米酒50毫升。 制法:將烏雞去內臟、頭足, 洗淨, 把白果放入雞腹中, 用線縫口, 與黃芪一起放入砂鍋內, 加酒及水適量, 用文火燉熟, 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

固腎止帶。 用法:分次飲湯食肉。

扁豆山藥茶

配方:白扁豆、山藥各20克。 制法:將白扁豆炒黃, 搗碎, 山藥切片, 二者水煎取汁, 加糖令溶。 功效:健脾益氣, 化濕止帶。 用法:代茶頻飲。

三味薏米羹

配方:炒薏米、山藥、蓮子各30克。 制法:以上三味洗淨, 加水適量, 用文火熬成粥。 功效:健脾益氣, 化濕止帶。 用法:早晚食用, 連用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