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學會兩大絕招 教你對節後綜合征說NO

春節假期, 脾胃成為最受累的器官, 情緒也出現焦慮低落, 不願工作;而老人們經過了重逢歡聚, 往往會出現更多的情緒低落, 胃口變差, 食欲不振, 面對這些節後綜合征, 最重要的是調腸胃, 防焦慮。

調脾胃:苦瓜、番茄、山楂丸是三寶

節日裡大快朵頤, 本來吃的都是滿口香的食物, 可結果卻變成口臭、口苦、口酸等異味。

別小看這呼出的一口氣, 它會讓我們在跟人交往的時候產生恐懼心理, 不敢與人近距離交流。 這種情況對中青年朋友的影響尤其嚴重, 許多人甚至產生了自閉、壓抑等心理。

如果“口臭醫口”的話,

為什麼許多人用特別貴的牙膏, 整天吃口香糖, 還隔三岔五去洗牙, 就是除不掉口臭呢?這時候就要考慮“頭痛醫腳”了, 因為口氣重並不是嘴巴的問題, 更多的時候是脾胃才是病根兒!

支招:

口臭:試試清炒苦瓜番茄

有的人口臭是因為經常吃煎炒燥熱的食物, 引起胃熱化火, 進而出現口渴、口臭、小便黃短、大便秘結等。 有一種中成藥叫清胃黃連丸, 具有清胃瀉火、解毒消腫的作用, 可以買一盒試試。

另外, 有一道食療方, 大家有空的話也可以試一試。 選苦瓜100克, 開水焯後切片, 素油少許燒開, 將苦瓜煸熟, 番茄(也叫番茄)洗淨切月牙片同炒, 酌加鹽等調料, 加入蒜末, 翻炒後起鍋。 此菜可清胃健脾。

口苦:吃點牛黃上清丸

“臥薪嚐膽”的典故大家都知道,

膽裡貯存的膽汁是苦的, 所以感覺口苦時, 多是膽出了問題。 《素問·痿論》中說:“肝氣熱, 則膽泄, 口苦。 ”這時候, 吃點具有清熱、瀉火、散風、通便作用的牛黃上清丸就能解決問題。 當然, 有些病人長時間口苦可能與膽囊炎、膽結石有關係, 最好到醫院查一下。

口酸:大山楂丸可緩解

口中發酸是肝氣上溢的徵兆, 如同時有乏力、脈弱、情緒低落、不想吃東西等情況, 很可能是肝鬱脾虛所致, 大山楂丸可以試一試。

防焦慮:帶上仨核桃倆棗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說一句話“某某生氣了, 氣得肝疼”!這也是我們的切身感受。 因為當我們發怒時, 肝起到了主導作用。

上次碰到一個病人, 兩脅脹悶已經五個多月了, 近一個月來更是感覺兩脅疼痛加重。

他以為是肝炎, 但是肝功、B超等檢查做了好幾項, 也沒發現什麼問題。 我在聽他傾訴病情的時候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病人老是不自覺地歎氣。 期間, 他長歎了一口氣說:“我現在白天頭暈, 晚上失眠, 還不想吃東西, 活著沒多大意思。 說句不怕見笑的話, 還不如出家做和尚呢。 ”通過望診和切診我發現, 病人脈象弦滑, 舌苔薄白。 開完藥後, 我對他說:“你這是肝氣鬱結。 ”

那麼, 肝喜歡什麼呢?中醫說了, 肝主疏泄, 肝氣具有疏通、條達、升發、暢泄等綜合生理功能, 就像將軍一樣, 喜歡騎著馬在寬廣的場所馳騁, 碰到不通的地方, 殺出一條血路。 這就是發怒源於肝的道理。

因此, 我們在養神的時候就要注意, 當肝氣順暢時,

人體就能較好地協調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動, 表現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理智靈敏。 當肝氣不暢時, 疏才是根本原則。 人也是一樣, 該哭就哭, 該吼則吼, 要想養好神, 就一定要疏好肝。

支招:

老人疏郁帶上仨核桃倆棗

“仨核桃倆棗”是一句老俗話, 形容事情微不足道, 但是, 我認為它對心臟的保駕護航卻功不可沒。 我讓岳父每天固定吃三個核桃和兩枚大棗。 這兩樣小零食看似普通, 作用可大了。 歷代醫書中對核桃的保健作用都極為推崇, 稱其能“通經絡, 潤血脈, 黑鬚髮, 常服皮肉細膩光潤”。 《本草綱目》雲:核桃有“黑髮、固精、治燥、調血之功”。 核桃不僅味美, 而且營養價值也很高, 被譽為“萬歲子”“長壽果”。 大棗可以“潤心肺, 止咳, 補五臟, 治虛損,

除腸胃癖氣”;安中養脾, 平胃氣, 通九竅。

這兩樣食物還可以做成紅棗核桃粥食用, 每天一碗, 既安心神, 又滋養脾胃, 補氣血, 一舉多得。 心境淡泊安寧, 處事不急不躁, 自然通體安泰, 盡享天倫之樂。

此外, 老人們還可以試試3種心理療法。 轉移法:白天不要總待在家裡, 儘量多出去走走, 拜親訪友, 拓展興趣愛好, 多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以淡化這種不良的心結。

疏泄法:多跟子女、親朋好友講一講自己的人生感悟、生活經歷, 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悶在自己心裡, 要學會放下包袱, 傾訴心中的不快。 這一點看似簡單, 其實非常重要。 因為聽別人的風言風語是一種“進”的過程, 而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別人是一種“出”的過程, 對緩解內心的負面情緒非常重要。

運動法:多做運動, 儘量選擇一些環境相對開闊的場所, 如大海、高山等, 這樣在運動的過程中不但健體同時也“健”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