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添加劑明令禁止后 火鍋店依舊使用

加劑后, 有可能會損失客源。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說:現在食品添加劑遭遇了信任危機, 甚至被妖魔化了, 這并不正常。 應該明白, 按照國家標準使用添加劑, 就不會危害健康。 截止到記者發稿時, 全國各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紛紛表示, 從6月起開展了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 對于未能按要求公示已使用食品添加劑名稱的餐飲單位, 除了依法查處外, 還將納入企業黑名單, 相關的懲罰措施也在制定中。 (尹若雪 瞿晟 張靜)

導語:食品添加劑已經命令禁止加入一些火鍋底料, 飲料, 調味料等食品中, 但是據我們走訪的一些火鍋店來看, 很多店依然是我行我素, 沒做任何的改變。

距離監管部門要求自制火鍋底料、飲料和調味料的餐飲服務單位公示所用添加劑名稱的“大限”時間, 已經過去1個多月,

北京、上海、南京、廣州、鄭州等地媒體卻均曝出“公示令”執行不力。 本報記者近期在走訪北京市多家火鍋店后, 也發現未公示或者公示不全的現象較為普遍。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一家火鍋店, 記者點餐時問及鍋底的公示情況, 服務員有些警惕地表示不太清楚。 稍后一位自稱是老板的人前來向記者解釋:“我們沒做公示, 也沒人管。 放什么是廚師的秘密, 不過放心, 我們放不起那些東西。 ”隨后記者又調查了幾家位于不同城區的火鍋店后發現, 公示執行不力的情況大多集中在中小型火鍋店內, 這也是有關部門日常監管工作的難點。

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原隊長譚梁之表示:“很多餐飲店以商業機密泄露為由拒絕公示,

其實并不利于自身的品牌建設。 在出現‘化學火鍋’事件后, 只有敢于公示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而且要求的是公示名稱和用量, 而不是具體調料的比例, 對商業機密不會有太大影響。 ”

此外, 公示內容避重就輕, 只貼配料“實物”, 不寫使用添加劑的情況也比較突出。 在一家小肥羊火鍋店, 記者看到有關底料和小料的公示被貼在了門口最顯眼位置, 但上面所標注的添加劑只有3種, 即面點中的泡打粉、小蘇打和鍋底里的味精, 鍋底和小料中卻看不到其他添加劑的影子。 店員解釋說:“我們的鍋底除了味精外是不用其他添加劑的, 所有鍋底、小料都是自然做出的香味。 ”隨后, 記者又詢問了幾位市民, 其中絕大部分人都表示懷疑。

市民何女士更是提出:“餐館公布添加劑是有必要的, 但誰能保證他們一定按公示表使用呢?我們消費者又沒有辨別能力。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系主任雷曉凌對此表示“肯定會有很多人‘讀不懂’食品添加劑, 但只要是國家允許使用的大家就不要過于擔心。 ”

當然, 從某種角度上說, 商家不敢公示添加劑也有原因。 記者了解到, 不少商家是擔心公示了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后, 有可能會損失客源。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說:“現在食品添加劑遭遇了信任危機, 甚至被妖魔化了, 這并不正常。 應該明白, 按照國家標準使用添加劑, 就不會危害健康。

截止到記者發稿時, 全國各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紛紛表示, 從6月起開展了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 對于未能按要求公示已使用食品添加劑名稱的餐飲單位, 除了依法查處外, 還將納入企業“黑名單”, 相關的懲罰措施也在制定中。 (尹若雪 瞿晟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