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禁忌

干燥傷肺秋天讓肺“潤”起來

? 人的健康和氣候、外環境的變化有密切關系。 尤其入秋后, 天氣比較干燥, 對人的新陳代謝會產生很大影響, 如果不及時調整很容易患病。 秋季是滋補養陰、儲存能量的好時機, 能為“秋冬養陰”打好基礎。

中醫認為:“燥易傷肺”。 因而“肺燥”是秋季就醫時患者聽到最多的名詞。 在干燥的氣候環境中, 人體可由此產生諸多津虧液少的“干燥癥”。

比如, 肺臟受傷, 多有咳嗽, 秋之咳嗽, 常為干咳無痰或膠痰難咳, 謂之“燥咳”。 鼻乃肺之竅, 鼻干燥于秋之后尤為常見, 喉、咽也分別是肺的門戶和肺氣之通道, 秋燥襲擊, 往往會導致咽干、口燥、音啞等不適。 肺又外合皮毛, 秋季出現的皮膚干澀、皸裂, 甚至毛發不榮, 都和秋燥有關。

我們可通過某些中藥具有滋陰潤燥、灌溉臟腑的功效, 來彌補秋燥對身體的傷害, 減少甚至避免干燥的發生。 藥物有西洋參、百合、玉竹、沙生、麥冬、天冬、黃精、桑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