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酚酞試劑有什麼樣的作用?

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 為了知道一樣東西的酸鹼度, 通常需要使用酸堿指示劑來進行測試, 酚酞試劑其實就是一種酸堿指示劑。 正常情況下, 酚酞試劑遇到酸性物質不會變色, 遇到中心的物質也不會變色, 但是遇到鹼性的物質就會變成紅色, 所以在酸堿滴定的時候經常被使用。

第一、化學用途

酚酞溶液是一種酸堿指示劑。

酚酞是一種弱有機酸, 在pH

酚酞的變色範圍是8.2~10.0, 所以酚酞只能檢驗堿而不能檢驗酸。

(淺紅色)(紅色)

酚酞作為一種常用指示劑, 廣泛使用於酸堿滴定過程中。 通常情況下酚酞遇酸溶液不變色, 遇中性溶液也不變色, 遇堿溶液變紅色。 然而, 酚酞在強鹼中由紅色迅速退為無色, 而在濃酸中也會變色, 在稀酸溶液中酚酞滴加過量造成沉澱, 使溶液變成白色渾濁。 (這是由於酒精易溶于水, 使試劑中難溶于水的酚酞析出的緣故。 )酚酞的醌式或醌式酸鹽,

在鹼性介質中很不穩定, 它會慢慢地轉化成無色羧酸鹽式;遇到較濃的堿液, 會立即轉變成無色的羧酸鹽式。 所以, 酚酞試劑滴入濃堿液時, 酚酞開始變紅, 很快紅色退去變成無色。 酚酞遇濃硫酸變橙色。

第二、發現過程

酸堿指示劑是檢驗溶液酸鹼性的常用化學試劑,

像科學上的許多其它發現一樣, 酸堿指示劑的發現是化學家善於觀察、勤於思考。 勇於探索的結果。 300多年前, 英國年輕的科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在化學實驗中偶然捕捉到一種奇特的實驗現象, 有一天清晨, 波義耳正準備到實驗室去做實驗, 一位花木工為他送來一籃非常鮮美的紫羅蘭, 喜愛鮮花的波義耳隨手取下一塊帶進了實驗室, 把鮮花放在實驗桌上開始了實驗, 當他從大瓶裡傾倒出鹽酸時, 一股刺鼻的氣體從瓶口湧出, 倒出的淡黃色液體冒白霧, 還有少許酸沫飛濺到鮮花上, 他想“真可惜, 鹽酸弄到鮮花上了”, 為洗掉花上的酸沫, 他把花放到水裡, 一會兒發現紫羅蘭顏色變紅了。
當時波義耳既新奇又興奮, 他認為, 可能是鹽酸使紫羅蘭顏色變紅色, 為進一步驗證這一現象, 他立即返回住所, 把那籃鮮花全部拿到實驗室, 取了當時已知的幾種酸的稀溶液, 把紫羅蘭花瓣分別放入這些稀酸中, 結果現象完全相同, 紫羅蘭都變為紅色。 由此他推斷, 不僅鹽酸, 而且其它各種酸都能使紫羅蘭變為紅色。

第三、酚酞性質

摩爾品質318.323g/mol

密度1.277g/cm3, 32°C

熔點262.5°C

沸點未知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可溶在其他溶劑中的溶解度不溶于苯, 易溶於乙醇和醚, 微溶於DMSO酚酞為白色或微帶黃色的細小晶體。 熔點258-262℃, 相對密度1.27g/cm3。 溶于乙醇(難溶于水而易溶於酒精。 因此通常把酚酞配製成酒精溶液使用), 溶於稀堿溶液呈深紅色, 溶於酸性溶液顏色不發生變化, 微溶於醚, 不溶于水, 無臭, 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