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泡腳泡到滿身出汗好嗎

泡腳對於身體健康是會有一定的好處的, 它可以加速血液迴圈, 而且腳底有一些穴位, 經常泡腳可以讓身體感到更加溫暖, 可以改善體寒的現象, 對於體內的濕氣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一般泡腳微微發汗就可以, 但有一些人泡腳可能會直接泡到滿身出汗。 泡腳泡到滿身出汗好嗎?人們可能並不知道這樣到底好不好, 下面來看具體分析。

1.泡腳泡的全身冒汗好不好

老年人:不好

老年人是不適合泡腳泡的全身冒汗的。 因為泡腳的時間過長, 泡到全身大量冒汗了, 體內水分流失過多會造成人出現虛脫、頭暈的情況, 特別針對一些身體虛弱的老年人, 更需要在泡腳時時刻留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寒濕阻塞經絡者:好

不過對於寒邪入侵, 寒濕阻塞經絡導致失眠的人而言, 泡腳泡的全身冒汗是有好處的, 泡腳的時間、熱量均可加大。

因為寒濕入侵身體後,

會慢慢下沉積累在腿部。 時間一長, 軀幹以下的經絡會被寒濕阻塞, 腿部經絡不暢時, 也會影響整條經絡的功能。 這時利用熱水泡腳打通經絡, 寒濕可以隨著汗液排出體外, 失眠情況自然會有好轉。

2.泡腳泡多長時間合適

泡腳主要利用水溫打通全身的經絡,

一般而言, 泡腳在20~30分鐘為好, 泡至身體微微出汗時最佳。 這樣既能夠讓身體暖和起來, 也能夠避免出汗過多造成虛脫。 如果時間太長, 容易使心臟負擔增加。

具體做法

開始泡腳時, 先倒入少量熱水, 直至沒過足背, 要注意水溫不要太熱, 以大約40℃為宜。 之後, 隨水溫降低, 逐漸加入熱水, 來保持水溫, 直到看到雙腳變紅, 感到全身有熱感, 微微汗出就可以了。

3.泡腳泡的全身冒汗要注意什麼

1.多喝水

身體大量出汗後, 可以喝杯溫開水, 甚至可以放些碘鹽入水中補充身體鹽分。

2.注意保暖

泡腳泡的全身冒汗後, 應立即保暖, 否則皮膚毛孔張開, 寒邪容易趁虛而入。

4.泡腳出汗部位預示你的健康狀況

1.下身出汗:體虛

出現這種情況, 多數是因為腎寒所導致的。 腎寒是中醫陰陽失調的表現, 不妨多吃核桃、芝麻等食物開調節。 同時, 也應該加強體育鍛煉, 戒煙戒酒, 勞逸結合, 調整心態。 對於女性來說, 多數是因為體虛冷陰。 有中醫建議, 可以通過補氣血來調理, 也可以通過堅持長期泡腳,

打通人體的經絡和汗腺。

2.上身出汗:氣虛

一般是由於氣虛, 造成泡腳時, 上身出汗的情況。 氣虛通常表現為氣力不足, 缺乏體力和精力, 只要稍微勞作, 就會有疲勞的感覺。 若氣虛不太嚴重, 可通過飲食進行調理。

5泡腳的禁忌有哪些

1.忌泡太久

泡腳時間不宜太長, 以30分鐘左右為宜, 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都可以。 很多人喜歡從水很燙泡到水全涼了, 有的人甚至可以泡一兩個小時, 這是不對的。 因為泡腳的時候, 人體血液迴圈加快, 心率也快, 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 引發心慌、出汗多等症狀, 因此要特別提醒老年人, 泡腳時間應該短一些, 以20分鐘為最佳。

2.忌太飽太餓時泡腳

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下泡腳, 會加快全身血液迴圈,

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 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 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吃完飯後, 人體內的血液集中流向消化道, 如果這時用熱水泡腳, 就會使本來應該流向消化道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 時間長了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不足。 專家建議, 將泡腳時間安排在睡覺前半小時, 這樣更有利於休息時肝臟進行排毒、解毒。

3.發育期孩子忌泡腳

處在發育期的孩子, 足弓還沒有定型之前經常用熱水洗腳或泡腳, 會使足底韌帶鬆弛, 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4.腳氣患者忌泡腳

腳氣患者尤其是嚴重到起皰的時候, 用熱水泡腳可能會使傷口感染。

5.腳部凍傷忌泡腳

腳部有炎症或者凍傷、燙傷的人也不適合泡腳。 腳被凍了後, 絕對不能用熱水泡腳。腳凍是因為受到風寒的侵襲,肌肉、皮膚僵硬且低於身體正常耐受程度。如果此時受到過熱刺激,肌肉、皮膚難以適應巨大的溫差,病情只會加重,甚至使腳部肌肉與腳骨剝離。

6.心腦血管疾病忌泡腳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人如果用太熱的水泡腳很容易加重病情。因為水溫太熱會刺激神經,使血管擴張,血液流通加快,心臟的負擔加重。

6小貼士

不同的人群,在泡腳時加入一些中藥,可以使藥效被皮膚吸收作用於人體,具體是:溫通散寒用艾葉;高血壓患者泡腳建議用白醋;血液迴圈不佳的人,則用桂枝、紅花。

絕對不能用熱水泡腳。腳凍是因為受到風寒的侵襲,肌肉、皮膚僵硬且低於身體正常耐受程度。如果此時受到過熱刺激,肌肉、皮膚難以適應巨大的溫差,病情只會加重,甚至使腳部肌肉與腳骨剝離。

6.心腦血管疾病忌泡腳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人如果用太熱的水泡腳很容易加重病情。因為水溫太熱會刺激神經,使血管擴張,血液流通加快,心臟的負擔加重。

6小貼士

不同的人群,在泡腳時加入一些中藥,可以使藥效被皮膚吸收作用於人體,具體是:溫通散寒用艾葉;高血壓患者泡腳建議用白醋;血液迴圈不佳的人,則用桂枝、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