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警惕廚房里五大壞習慣

廚房里常見的幾大壞習慣有以下幾點:

一、做飯前不擦臺面

做飯前要先給廚房操作臺面進行消毒, 菜板及廚具也要重新沖洗一遍;做飯過程中, 接觸生肉的用具應該及時用溫水洗凈;做完飯后應立即將臺面、墻面、廚具擦洗干凈。 抹布最容易藏匿細菌,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微生物學教授查爾斯·戈巴博士主持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海綿和抹布上, 每6.5平方厘米的平均帶菌數分別為1000萬個和100萬個, 這會影響大腦神經和運動能力, 甚至可能導致癱瘓。 抹布應經常更換, 每天使用后最好用開水消毒5-10分鐘。

二、做飯時不摘戒指

有時即使你做飯前洗手, 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食物的衛生。 調查顯示, 28%的人不經常剪指甲, 做飯前不摘掉戒指、手鏈等飾物, 這都會將暗藏的細菌帶到食物里。

三、剩飯剩菜冷藏不及時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 飯菜冷卻的過程中, 食物溫度如果處在4℃-60℃, 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里, 細菌就會增加1倍, 因此剩飯剩菜應該及時放入冰箱快速冷卻。 冷藏前, 盡量把食物切成小塊或打散, 放在較淺的容器中, 冷卻得會更快。 冷藏的熟食應在4天內吃完, 冷凍的熟食不應超過3個月, 并且食用前一定要迅速加熱至74℃以上。

四、不注意冰箱溫度

冰箱的內部溫度通常在冰箱門外側都有顯示, 一般情況下冷藏溫度為4℃、冷凍溫度為-18℃最好。

如果冰箱沒有溫度顯示功能, 最好將溫度計放入一杯水中, 置于冰箱中間的架子上, 以便隨時測控冰箱溫度, 保證食品安全。

五、冰箱食物塞太滿

冰箱里的食物塞得過滿, 不僅會影響冰箱工作, 還會使食物間細菌交叉感染的幾率大大增加。 存放時, 生肉應該放在最下層, 并保證與即食食物和其他果蔬分開, 以防污染其他食物。 每種食物間最好有一定距離, 防止細菌通過接觸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