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南瓜子的功效和食療作用推薦

什麼是南瓜子
南瓜子為葫蘆科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南瓜的種子。 主產於浙江、江蘇、河北、山東、山西、四川等地。 夏、秋果實成熟時採收, 取子, 曬乾。 研粉主用, 以新鮮者良。 用於絛蟲證。 本品有殺蟲之功, 且甘平不傷正氣, 主要用於驅殺絛蟲.

南瓜子的食療功效和作用:

味甘, 性平。 能補脾益氣, 下乳汁, 潤肺燥, 驅蟲。
含豐富的指肪油(為亞麻仁油酸、油酸等的甘油酯)、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 南瓜子氨酸等成分。
對絛蟲, 蛔蟲有明顯的驅蟲作用, 對牛肉絛蟲或豬肉絛蟲的中段及後段都有麻痹作用。 又能抑制和殺來實驗小鼠體內日本血吸蟲的幼蟲,

對雌蟲作用更強。 本品驅蟲的有效成分為水溶性南瓜子氨酸。
用於脾虛營養不良, 消瘦乏力;脾虛水腫;產後缺乳;百日咳, 咳嗽咽幹;絛蟲、蛔蟲和血吸蟲病。
生嚼, 炒食, 研末, 或煎湯。
[附方]
1, 南瓜子湯:南瓜子20g, 薏苡仁30g。 加水煎服。
本方有健脾利水, 消腫作用。 可用於脾虛水腫, 小便短少。
2, 南瓜子泥:南瓜子仁15g。 搗爛成泥狀, 沖入適量沸水, 或再加白糖調味。 一次服用, 早晚空腹各服1次。
本方用南瓜子生乳。 用於產後缺乳(煮粥或炒食無效)。
3, 南瓜子散:南瓜子60~120g。 炒熟, 研為細末。 用蜂蜜或白糖開水一次送服, 一日2次。 亦可嚼服南瓜子仁。
本品有良好的驅蟲作用。 可用於絛蟲、蛔蟲、急性血吸蟲病等。 若與驅蟲藥檳榔配伍,
驅除絛蟲的效果更好。

南瓜子藥效:
①驅除絛蟲:
一新鮮南瓜子仁一至二兩, 研爛, 加水製成乳劑, 加冰糖或蜂蜜空腹頓服;或以種子壓油取服十五至三十滴。 (《中藥的藥理與應用》)
二南瓜子、石榴根皮各一兩, 日服三次, 連服二日。 (《四川中藥志》)
②治蛔蟲:南瓜R(去殼留仁)一至二兩。 研碎, 加開水、蜜或糖成為糊狀, 空心服。 (《閩東本草》)
③治血吸蟲病:南瓜子, 炒黃、碾細末。 每日服二兩, 分二次, 加白糖開水沖服。 以十五日為一療程。 (《驗方選集》)
④治百日咳:南瓜種子, 瓦上炙焦, 研細粉。 赤砂糖湯調服少許, 一日數回。 (《江西中醫藥》(8):20, 1953)
⑤治小兒咽喉痛:南瓜子(不用水洗, 曬乾), 用冰糖煎湯。 每天服二、三錢。 (《國醫導報》3(1):53, 1941)
⑥治營養不良, 面色萎黃:南瓜子、花生仁、胡桃仁同服。 (《四川中藥志》)
⑦治內痔:南瓜子二斤,

煎水熏之。 每日二次, 連熏數天。 (《嶺南草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