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

泡註腳意事項 六大事項需牢記

泡註腳意事項

1、太飽太餓時都不宜泡腳

泡腳時, 避免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下, 因為沐足會加快全身血液迴圈, 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

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 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嬰幼兒沒必要泡腳

小孩是“純陽之體”, 本身就容易發熱, 愛上火。 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 會熱上加熱。

特別是嬰幼兒, 對溫度的感覺和大人不一樣, 大人覺得水溫稍熱, 對孩子來說已經是很燙了。 但他們又不太會表達, 所以很容易

燙傷柔嫩的皮膚。

從這個角度說, 也不建議用熱水泡腳。 每天用溫水把小腳好好洗洗就行,

洗完後, 可以輕輕捏捏腳, 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3、糖尿病人要留意水溫

糖尿病患者應特別留意水溫的高低, 因為這類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 即使水溫很高, 他們也感覺不到, 容易被燙傷, 從而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

4、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人, 病情嚴重到起皰時, 就不宜用熱水泡腳, 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足部有炎症、皮膚病, 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易泡腳。

5、老人泡腳不要泡太久

老年人, 泡腳時間過長的話, 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症狀。 所以, 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6、特殊人群泡腳時間長致暈厥

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問題, 但特殊人群要注意。

例如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 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 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或長時間泡溫泉。 因為用熱水泡腳或泡溫泉後,

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 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 這必將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 對於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群來說, 就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危險。

泡腳的最佳時間

最佳泡腳時間段是晚上9點。

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 在此時泡腳, 身體熱量增加後, 體內血管會擴張, 有利於活血, 從而促進體內血液迴圈。

同時, 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 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 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鬆和充分的調節, 達到最好的養腎效果, 而且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民間有個說法:熱水泡腳, 賽吃人參, 富人吃補藥, 窮人就泡腳。 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哦。

冬季養生, 還可以抽空做做暖腳操, 增加腰腿部力量, 促進下肢血液迴圈, 防止凍傷。 一起動起來吧。

1.取坐姿, 兩腿向前伸直, 雙手放在臀部兩側的地面上, 自然呼吸。 兩臂伸直, 上身向後傾。 兩腳保持伸直狀態, 將十個腳趾向前和向後扭動, 重複練習10次。

2.兩臂伸直, 上身向後傾。 以踝關節為支點, 儘量向前、後方向扭動兩腳, 至少練習10次。

3.將兩腳同時旋轉;首先是兩腳沿順時針方向;然後是兩腳沿逆時針方向;接著是左腳沿順時針方向、右腳沿逆時針方向;最後是右

腳沿順時針、左腳沿逆時針方向。 每種各做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