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果核與養生

人們在吃可口的水果時, 往往會丟掉或者遺忘果核。 比如蘋果, 橘子, 西瓜, 梨子, 桃子等。 。 。 。 當然, 還有人也喜歡留著果實中的果核, 以為把果實中的果核栽在土裡可以長出果子。 雖然不能說不行, 不過我覺得大家也都沒有這個閒情逸致來養果樹。 但是有些人們都認為它們的果核毫無用處, 甚至還認為有果核會影響自己吃東西。 但是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的是, 有些果實中的果核其實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橘核

味苦, 性平, 歸肝經, 有行氣散結止痛的功效, 用於治療疝氣、睾丸腫痛、**腫塊等症。 橘核30克研細末沖服可治療乳腺增生、乳腺硬結;橘核研細末酒調外敷可治療乳腺炎。

枇杷核

味苦, 性平, 歸肝、腎經, 有化痰止咳、疏肝理氣的功效, 用於治療咳嗽、疝氣、水腫、瘰鬁等症。 枇杷核20克, 搗碎水煎, 加冰糖服用, 可治療慢性咳嗽;枇杷核搗碎研末, 酒調外敷可治療瘰鬁。

荔枝核

味甘, 性溫, 歸肝、胃經, 有理氣止痛、驅寒散滯的功效, 用於治療疝氣、睾丸腫痛、胃脘久痛、經前腹痛、產後腹痛等症。 用荔枝核一枚, 慢火燒存性, 研為細末, 用酒調服, 可治療氣滯寒凝的胃痛及小腸疝氣。

橄欖核

味甘、澀, 性溫, 歸肝、胃、大腸經, 有行氣止痛的功效, 用於治療胃痛、疝氣、腸風下血等症櫻桃核

味辛, 性溫, 歸肺經, 有解表透疹、行氣止痛的功效, 用於麻疹初起疹出不暢、疝氣疼痛等症。 用櫻桃核30克, 水煎服可治療疝氣、睾丸腫痛。

橄欖核煆燒存性, 研末後用麻油調塗, 可治凍瘡。

除此之外, 蘋果核中含有氫氰酸少有人知。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 蘋果核含有少量有害物質——氫氰酸。 氫氰酸大量沉積在身體, 會導致頭暈、頭痛、呼吸速率加快等症狀,

嚴重時可能出現昏迷。 但也不必過分擔心, 蘋果中的氫氰酸主要存在於果核, 果肉裡並沒有。 需要提醒的是:吃蘋果時習慣啃到果核, 雖不會馬上導致中毒, 但長期這樣吃, 的確對健康不利

果實雖然好吃, 果核卻也有一定的用處。 就像一輛汽車, 引擎固然重要, 可是其他的配件也是缺一不可。 如果少了其中之意, 也必然不能夠讓汽車馳騁千里。 可能可以走, 但是它必定不是一輛完美的汽車。 果子也是這樣的, 再吃甜美的果實的同時, 可不能忽視了果核。 因為某些果核, 也對我們的身體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