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別讓便秘困擾你身邊的老年人

人或多或少都會遭遇排便困難的問題, 而老年人由於器官功能衰退, 便秘發病率要高過年輕人數倍。 對很多老人來說, 便秘已成為“家常便飯”, 每每痛苦不堪, 如何改善是個難題。

老人便秘的特點是什麼?

便秘分為器質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 器質性便秘指的是器質性疾病如結直腸癌、腸梗阻等引起的便秘, 而沒有器質性病變的稱為功能性便秘。 醫學上的便秘有四種症狀, 一是排便週期長, 次數少;二是糞便乾燥;三是排出困難;四是便而不暢, 排不乾淨。 符合任何一項都可稱為便秘。 老人的症狀以排便次數少和排便困難為主。 老人的排便次數不超過三天一次屬於正常。 排便在5分鐘以內是正常的, 很多老人滿頭大汗也難以排出, 甚至要蹲半小時以上, 這就是排便困難的表現。

老人便秘的特點還包括:1.發病率高, 60歲以上老年人的發病率在15%~30%, 隨年齡增長逐漸升高。

2.危害性大, 老人排便用力過度, 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還可能誘發結腸癌。 3.合併症多, 多合併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其他疾病。 長期便秘還會影響心情, 導致老年性焦慮、抑鬱症。 4.病程較長, 可達20~30年。 5.虛證多見, 氣虛血虛最為常見, 大腸的運動有賴於氣的推動, 如氣虛推動無力, 則可出現便秘。 全身臟腑依賴于血的滋潤, 如血虛不能滋潤大腸, 也會形成便秘。

該不該吃瀉藥刺激排便?

有些老年人一遇到便秘就服用刺激性瀉藥, 比如大黃、番瀉葉等, 這些藥物長期服用會產生依賴性, 甚至加重便秘, 導致結直腸解剖變化和腸道功能退化, 誘發結腸黑變病, 損傷腸神經系統等。 建議老年患者先去醫院肛腸科和消化科就診,

做腸鏡等檢查排除器質性便秘。 出現發燒, 大便發黑、帶粘液膿血, 腹痛, 腹部包塊等危險信號的老人, 須儘快去醫院檢查。 如無器質性病變, 再進行辨證治療。

老人日常如何預防便秘?

改善飲食習慣:老人牙口不好, 粗糧吃得少也是便秘的主要原因。 建議飲食結構要合理, 注意攝入膳食纖維, 多吃粗糧和瓜果蔬菜。 每日保證2000ml的飲水量, 不飲烈酒、濃茶、咖啡。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排便姿勢與個人習慣有關, 最好是有便意就去排便, 不用刻意追求定時排便, 以免焦慮。

注意起居運動:老人睡眠時間短, 腿腳不好, 運動量少, 平常可根據身體情況, 安排慢走、體操、太極拳等輕度運動, 每天按摩腹部, 促進大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