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水茄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廣西藥植名錄》。

【拼音名】Shuǐ Qié

【英文名】Root of Water Nightshade

【別名】天茄子、洋毛辣、刺薔茄、金鈕扣、山顛茄、刺茄、鴨卡、野茄子、茄木、狗辣子、一面針、小登茄、扭茄木、金衫扣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水茄的要及老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lanum torvum Sw.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洗淨, 切片, 鮮用或曬乾。

【性味】味辛;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消腫止痛。 主胃痛;痧症;閉經;跌打瘀痛;腰肌勞損;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外用:適量, 搗敷。

【注意】《全國中草藥彙編》:青光眼病人忌內服, 以免增加眼壓而使病情惡化。

【各家論述】

1.《廣西藥植名錄》:散血, 止痛。 治咳血,

牙痛, 無名腫毒。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散瘀, 消腫, 止痛。 治跌打瘀痛, 腰肌勞損, 胃痛。

3.《貴州草藥》:清暑, 止咳, 補虛。 治痧症, 勞弱虛損, 久咳。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