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避焦慮恐慌 安“心”過大年

又到年關, 事情多了起來, 心情也跟著緊張起來:一年的工作計畫完成了沒, 有沒有升職的希望?過年了親戚朋友之間少不了聚個餐,

聯絡聯絡感情, 這人情往來, 煩還是不煩?

禮尚往來, 應酬、人情, 過年你焦慮症了嗎?

由於中國“來而不往非禮也”、“欠債不過年”的傳統, 所以在過年前, 人們就開始在心裡盤算, 別人給過我們什麼恩惠, 我們不但要還給人家, 而且還要在年前還給人家。

“標準上去了就不能下來, 雖然今年賺得少了, 但是給孩子的壓歲錢是一分也不能少的。 要變只能往高升, 不能往下降, 不然孩子的家長看了也不高興啊。 ”呂小姐就職于某外企, 金融危機後公司效益下滑, 她雖然保住了職位, 但年終獎金比以往少了一半。

然而, 今年過年仍然要給家裡的小輩們準備足夠分量的紅包。 “我和我老公家的親戚, 凡是沒上班掙錢的都得給, 每人給他們200元。

每年發紅包都得發出兩三千元。 平時公司效益好時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可效益不好時, 過個年可能就花掉了我和老公半年的存款, 加上供房子、供車……”, 呂小姐說, 其實她挺不願過年的, 一到過年, 她也高興不起來。

專家指導, 如何安“心”過大年!首先, 要趕緊轉變觀念, 把你要“還債”的人列一個清單, 假如是好朋友, 完全不必擔心自己的“失禮”, 他們不會介意, 只要你在他們有困難的時候真誠援助就行了。 剩下的人按重要程度排列, 逐一排除, 只留下一定要“還”的三四個, 量力而行地安排。 其次, 對於父母, 平時的電話問候和生活關懷絕對比逢年過節的禮物更重要, 沒有必要為了給家人買禮物而造成經濟壓力。

大齡女過年不恐慌心態很重要

陸佳以前最喜歡過年了, 不論是元旦還是春節, 都會趁機好好玩一頓。 可是28歲一過, 陸佳就開始害怕過年了, 有句形容女性容顏易老的話說:“女人三十豆腐渣”。 陸佳雖然也認為此話說得過頭了, 但她心裡卻憂心忡忡, 總覺得, 新的一年, 意味著年齡又大了一歲,

“長期飯票”——老公沒著落, 家裡人總是掛心, 少不了要嘮嘮叨叨。 一想到這, 陸佳就禁不住恐慌。

心理專家表示, “剩女”們首先得告訴自己, 不是你一個人在面對這個問題, 你不是孤獨的。 如果你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能會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那麼不妨有所控制自己對這個敏感問題的情緒態度, 先自己下下功夫, 學會打個哈哈一笑而過, 避免當場翻臉導致氣氛尷尬。 對親近的親友, 也不妨敞開心胸說說心事。

過年“短信焦慮症”好心態是良藥

小馬26歲, 是深圳一家合資企業員工。 2011年春節, 企業為員工放了16天的長假, 正月十六才上班。 眼看著周圍的親朋好友都陸續上班了, 他的心空落落的。 春節期間, 他曾給一位同事發短信拜年,

沒料到, 對方的回復令他尷尬至極:“財源滾滾就是‘裁員滾滾’, 你這不是詛咒我丟飯碗嗎?”

“這些短消息, 千萬不能發給別人。 ”小馬在短信網站上找到了答案:財源廣進=裁員廣進;財源滾滾=裁員滾滾;心想事成=薪餉四成;招財進寶=遭裁禁飽;財源茂盛=裁員沒剩。

至此, 小馬對拜年短信變得格外敏感, 一旦收到類似的內容立即刪除, 而且還要吐幾口吐沫“避邪”。 一來二去, 他只要接收短信就會神經緊張, 晚上失眠白天頭痛, 一想到正月十五過後上班就茶飯不思, 時刻想著“裁員”的事, 惶惶不可終日。

心理醫生分析說, :“小馬已有強迫症傾向, 這是一種心理疾病, 屬於神經症的一種。 ”春節以來, 類似的患者很多。 丟崗位,

減薪水, 股市被套等殘酷的事實, 使得一些短消息變了味, 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

“越是這種時候, 越需要有良好的心態來面對。 ”心理專家建議那些放長假的企業員工, 不妨把收入方面的目標定得低一點, 多充電學習, 等到金融危機過去, 企業重新需要大量用人時, 擁有新的知識儲備的人將擁有更強的職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