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越新鮮的茶越好?瞭解 5 個問題選出好茶

我國是茶的故鄉, 茶文化源遠流長。

可是喝茶到底有哪些好處?綠茶、紅茶、青茶、黑茶、黃茶、白茶……那麼多茶都一樣嗎?

今天丁當請專業的營養師跟大家講講。

越新鮮越嫩的茶, 對身體越好?

國標中別對各類茶中不同品種的茶進行了分級, 而對比結果顯示:

同一種類的茶, 色澤越淺嫩、越明亮, 等級越高, 茶多酚含量就更高。

所以, 僅從成分來看, 越新鮮的茶的確就越「好」。 但嫩茶會促進胃酸分泌,

胃不好的人就不推薦喝嫩茶了。

每種茶的好處差別很大?

茶有很多種, 細數起來真的是五顏六色, 比如綠茶、紅茶、青茶、黑茶、黃茶、白茶……

但不管哪種茶, 它們共同的好處主要有 3 點:

1. 含有茶多酚, 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茶多酚是茶的特色成分, 不同的茶含量不同。

在一些實驗中, 人們發現茶多酚好處多多, 比如抗衰老、抗過敏、抗菌、抗癌……

不過請大家注意, 目前這些研究還只是「動物實驗」, 或是可能會對一部分人有用。

所以, 只能說「從理論上講」喝茶有好處, 但直接說喝茶就能抗衰老、抗過敏、抗菌、抗癌……那就「強茶所難」了, 還不如多運動來得實在。

2. 含有咖啡因, 能提神

茶裡還含有咖啡因, 適量攝入有好處。

每天攝入 100~200 毫克咖啡因就有很好的提神效果,

一般喝茶的人都在「適量」範圍之內。

3. 無糖、無脂、低熱量

比起其他的飲料, 至少喝茶不用擔心發胖。

五顏六色的茶有什麼區別?

專家們是根據茶的「發酵程度」不同, 才把茶分為 6 類, 分別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和黑茶。

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講。

綠茶:不發酵

綠茶多以嫩茶葉為原料, 經過高溫「殺青」, 短時間內降低各種酶的活性, 沒有經過發酵, 所以更好保留了本色, 呈現出「綠葉綠湯」。

白茶:輕微發酵

白茶同樣採用春季的綠葉為原料, 僅經過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 多酚類物質氧化緩慢而輕微, 產生的有色物質少, 茶湯會呈現出淡綠色或淡黃色。

黃茶:濕熱發酵

黃茶原料有嫩葉也有老葉, 經過殺青和悶黃工藝,

多酚類物質氧化、葉綠素降解, 呈現出「黃葉黃湯」。

青茶(烏龍茶):半發酵

烏龍茶比綠茶和紅茶的原料偏老些, 經過萎凋、做青等過程, 多酚類物質部分氧化, 形成了烏龍茶特有的香氣。

紅茶:完全發酵

紅茶也是大多以較嫩的茶葉為原料, 經過完全發酵, 多酚類物質氧化為茶黃素、茶紅素, 呈現出「紅葉紅湯」。

黑茶:後發酵

黑茶多以較為粗老茶葉為原料, 經過殺青、揉撚、渥堆等工藝, 形成黃褐色的茶湯。

看到這兒, 大家可能都明白了, 茶的顏色是不同工藝作用的結果, 與茶的營養並沒有特別直接的聯繫。

越貴的茶, 對身體越好?

這倒未必。

俗話說, 物以稀為貴, 其實茶也是類似的道理。

如果一種茶製作難度大、產量少、風味又獨特, 自然價格就高嘛。

其實, 雖然喝茶的人非常多, 但是茶的生產規模相對於其它飲料遠遠算不上大, 而且很多生產環節受到制茶人的經驗以及「天時地利」的限制, 這些因素都會使得茶的價格不便宜。

至於對身體的好處, 我們一開始就說過, 每種茶的營養差別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不用特別在意。

我們到底該喝哪種茶?

首先要提醒大家, 不是人人都適合喝茶。

根據身體狀況, 喝茶還是有一些「禁忌」的:

茶裡的咖啡因有興奮作用, 建議睡不好覺的人少喝茶, 特別是濃茶;

咖啡因還能促進胃酸分泌, 建議有胃潰瘍的人喝一點淡茶或不喝茶;

茶裡的茶鹼和鞣酸會影響鐵的吸收, 建議有缺鐵性貧血的人喝淡茶或不喝茶。

最後說說喝茶最主要的參考標準, 其實就兩個:

一是口味, 喜歡喝的茶就是好茶;

二自然是……錢包嘛, 買得起的茶才是好茶。

至於其他的各種「講究」, 聽一聽、聊一聊是挺好的, 當真就不必啦。

喝杯茶, 再 點贊,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