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便秘吃什麼最快排便 五種便秘類型食療方

熱秘食療方

熱秘症狀:大便幹結, 小便短赤, 面赤身熱, 或兼有腹脹、腹痛, 口幹口臭, 舌紅苔黃或黃燥。

1、桃花粥

原料:鮮桃花瓣4克, 粳米100克。

做法:將粳米洗淨, 放入鍋內, 加適量水, 大火燒開, 改小火熬, 待粥成, 放桃花瓣再煮幾沸即可, 亦可酌量加蜂蜜或白糖以調味。 溫熱空腹食用, 隔日一次。

功效:清熱潤燥, 通便。

tips:本方通便後即停, 不宜久服, 還有孕婦忌服。

2、絲瓜丸子湯

原料:嫩絲瓜500克, 豬肉餡100克, 豬油適量, 雞蛋清1只。

做法:將絲瓜洗淨, 切薄片。 薑、蔥洗淨切碎。 肉餡與薑、蔥、澱粉、食鹽、味精及雞蛋清一起攪勻。 鍋內放適量水,

大火燒開, 加少量豬油, 下絲瓜片, 開了後, 將肉餡逐個擠成丸子下鍋, 待丸子煮熟, 再加少許鹽, 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養陰, 滑腸通便。

3、白蘿蔔蜂蜜汁

原料:白蘿蔔100克, 蜂蜜適量。

做法:將白蘿蔔拍碎絞汁, 以蜂蜜調服。 每日一次, 連服數日。

功效:清熱通便。

氣滯便秘食療方

氣滯便秘症狀:大便秘結, 噯氣頻作, 胸脅脹滿, 脘腹痞悶, 食少納呆, 或腹痛, 煩熱、口幹, 舌淡紅, 苔薄微膩。

1、二仁通幽湯

原料:桃仁9粒, 郁李仁6克, 當歸尾5克, 小茴香1克, 藏紅花1.5克。

做法:將桃仁、郁李仁、當歸尾、小茴香、藏紅花5味合煮, 30分鐘後去渣取汁, 代茶頻飲。

功效:潤腸通便, 行氣化瘀消脹。

2、涼拌蘿菠菜

原料:菠菜100克, 白蘿蔔100克, 麻油適量。

做法:將菠菜洗淨, 切段, 入沸水中燙5分鐘撈出, 撈散晾涼。 將白蘿蔔洗淨、切成細絲, 與菠菜同入大碗內, 加麻油及少許食鹽、味精, 拌勻即可。 每日兩次, 連服2—5日。

功效:下氣, 潤腸, 通便。

3、香參燉大腸

原料:木香10克, 降香5克, 海參10克, 豬大腸1根。

做法:將海參泡發, 洗淨切片;豬大腸洗淨切細;降香、木香裝入沙袋中;鍋內加適量水,

入大腸, 煮沸去沫, 加蔥、薑, 煮至腸將熟時, 放入海參、藥袋, 煮至大腸極軟, 再加適量鹽、醬油, 稍煮即成。

功效:行氣養血通便。

氣虛便秘食療方

氣虛便秘症狀:雖有便意, 臨廁努力掙乏力, 難於排出, 掙則汗出氣短, 便後疲乏尤甚, 面色白, 神疲氣怯, 舌淡嫩,

苔白。

1、人參黑芝麻飲

原料:人參5—10克, 黑芝麻15克。

做法:將黑芝麻搗爛備用, 人參水煎去渣留汁, 加入黑芝麻及適量白糖, 煮沸即可。 可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益氣潤腸, 滋養肝腎。

2、香菇桃仁湯

原料:香菇500克, 鮮桃仁200克。

做法:將桃仁上鍋蒸熟備用, 在雞湯中加精鹽、料酒、白糖適量, 下鍋煮沸, 再加入熟桃仁和泡發香菇共煮熟, 用澱粉勾芡。

功效:補氣通便。

3、蜂蜜香油湯

原料:蜂蜜50克, 香油25克。

做法:將蜂蜜盛在瓷盅內, 用筷子或小勺不停地攪拌, 使其氣泡。 將開水約100毫升, 晾至溫熱時, 徐徐注入蜂蜜香油的混合液內, 再攪勻使三種物質成混合液狀態, 即時服用。 早晨空腹飲用較好。

功效:補虛潤腸。

血虛便秘食療方

血虛便秘症狀:大便幹結, 面色無華, 頭暈目眩, 心悸健忘, 或顴紅耳鳴, 舌淡或舌紅少苔。

1、黑芝麻土豆汁

原料:土豆和黑芝麻各適量。

做法:先將適量土豆洗淨, 搗爛絞取漿汁(量在150克以上), 再取黑芝麻數勺, 用土豆沖服。 每天早晨空腹服半杯。

功效:增液潤腸。

2、蜜豆漿

原料:豆漿250毫升, 蜂蜜20毫升。

做法:先將豆漿煮沸,

稍涼後調入蜂蜜即可。 溫熱頓服, 每日2—3次。

功效:補虛、潤燥、通便。

3、桑葚蒸蛋

原料:桑葚膏25克(桑葚、枸杞子、去核紅棗各250克, 加水熬成膏, 再加白糖500克, 攪拌融化即可), 雞蛋2個, 核桃泥30克, 熟豬油15克, 味精醬油少許。

做法:將雞蛋打入碗內, 加入桑葚膏、核桃泥、味精, 攪散調勻, 上籠以大火開水症約10分鐘後取出, 加入熟豬油、醬油即成。 空腹溫熱食用。

功效:養血補虛, 潤燥通便。

陽虛便秘食療方

陽虛便秘症狀:大便艱澀,排除困難,小便清長,面色青白,四肢不溫,喜熱畏寒,腹中冷痛,或腰脊冷痛舌淡。

1、首烏粳米粥

原料:何首烏30克,粳米100克。

做法:何首烏水煎濃汁,去渣後與粳米、清水適量共熬成粥,調味服用。每日2次。

功效:補腎通便。

2、鎖陽紅糖飲

原料:鎖陽15克,紅糖適量。

做法:水煎鎖陽,去渣留汁,加紅糖適量飲服。每日一劑,分2次服完。

功效:溫陽潤腸通便。

3、蝦仁韭菜

原料:蝦仁30克,韭菜250克,雞蛋1個。

做法:將蝦仁洗淨,浸于水中約20分鐘發漲,撈出瀝幹;韭菜摘洗乾淨,切成約3釐米長的段;雞蛋打於碗中攪散,加入澱粉和菜油調成蛋糊,倒入蝦仁攪勻。鍋燒熱倒入菜油,待油冒煙時倒入蝦仁翻炒,待蛋糊凝結後再放韭菜同炒;韭菜炒熟時放食鹽、醬油,略炒幾下即可。

功效:補腎壯陽,下氣通腸。

陽虛便秘食療方

陽虛便秘症狀:大便艱澀,排除困難,小便清長,面色青白,四肢不溫,喜熱畏寒,腹中冷痛,或腰脊冷痛舌淡。

1、首烏粳米粥

原料:何首烏30克,粳米100克。

做法:何首烏水煎濃汁,去渣後與粳米、清水適量共熬成粥,調味服用。每日2次。

功效:補腎通便。

2、鎖陽紅糖飲

原料:鎖陽15克,紅糖適量。

做法:水煎鎖陽,去渣留汁,加紅糖適量飲服。每日一劑,分2次服完。

功效:溫陽潤腸通便。

3、蝦仁韭菜

原料:蝦仁30克,韭菜250克,雞蛋1個。

做法:將蝦仁洗淨,浸于水中約20分鐘發漲,撈出瀝幹;韭菜摘洗乾淨,切成約3釐米長的段;雞蛋打於碗中攪散,加入澱粉和菜油調成蛋糊,倒入蝦仁攪勻。鍋燒熱倒入菜油,待油冒煙時倒入蝦仁翻炒,待蛋糊凝結後再放韭菜同炒;韭菜炒熟時放食鹽、醬油,略炒幾下即可。

功效:補腎壯陽,下氣通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