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日本國寶醫師的長壽秘訣:九十歲後六分飽

日本知名健康專家、醫學博士日野原重明生於1911年, 因呼吸衰竭於2017年7月18日過世, 享年105歲。 自1938年開始工作, 直到去世前幾個月, 他仍堅持為患者看病, 被奉為“國寶級醫師”。 近日, 臺灣《康健》雜誌總結出日野原的15條“長壽秘訣”, 讓我們來看看他擁有怎樣的好心態和好習慣。

1.心中永保愛。 日野原認為, 與他人分享歡喜和愛, 能使自己更快樂。 催眠大師艾瑞克森曾看望一個患抑鬱症的孤身老太太, 並告訴她, 以後多種紫羅蘭, 誰家有生日、結婚等喜事, 都送一盆去。 結果, 很多人得到了她的恩惠, 她去世時全城的人都來送葬。

只要心中有愛, 哪怕只是送他人一盆花、一杯水, 甚至一句關懷、一個微笑, 都會溫暖彼此的世界。

2.相信“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日野原相信, 有這樣想法的人, 在任何時刻都能展現強大的毅力。 孩童時, 我們經常玩得很開心, 甚至忘了吃飯、睡覺。 成人後, 我們同樣需要保持這種樂觀、積極的態度, 這能讓我們感到未來每一天都是向上的。

3.挑戰新事物。 日野原說, 若想永遠保持年輕的心, 就要高度關心某種事物, 並試著去挑戰。 只要擁有這樣的“衝勁”, 身體衰老也無妨。

4.鍛煉自己的注意力。 人專注做事時, 看起來就很朝氣蓬勃。 日野原曾說:“生命就是你們所擁有的時間。 ”無論多麼短暫的時間, 他都會有效利用, 絕不浪費。 即使是工作繁忙的人,

也可以專注於某個領域, 有空便投入其中, 比如早起一個小時, 或利用上下班路上時間來學習。

5.向心中的榜樣學習。 如何規劃人生?日野原建議, 如果無從下手, 可以先找到一個令你欽羨的榜樣, “心懷目標的人是有活力的”。 9歲的德國男孩菲利斯瞭解到肯亞的馬塔伊女士發起了“綠帶運動”, 30年內種下3000萬棵樹。 受到激勵的他和同學們創立了環保組織“種樹救地球”, 4年後, 他們在德國種下了100多萬棵樹, 來自90多個國家的孩子目前已經在世界各地種了142億棵樹。 以那些成就了不平凡偉業的平凡人為榜樣, 可以給予我們無窮的信心、勇氣和啟迪。

6.感受他人的心情。 日野原特別提出我們要學會感受他人的心情。 “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話;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

”比如有個窮人一天沒吃飯, 你說我吃了當歸鴨, 就會結下仇家;50歲的人對60歲的人說“我老了”“我不行了”, 60歲的老人肯定不高興。 能夠感受他人的心情是修養, 也是維護人際關係的法寶。

7.珍惜有緣相逢的人、事、物。 日野原說, 如果你架設好一組品質優良的天線與接收器, 你就更有機會遇見美好的事物。 即使是在馬路上擦肩而過的人, 也都有著甚深的緣分, 更何況家人、好友、同事?珍惜有緣相逢的所有人、事、物, 以微笑、溫柔、愛心來面對他們, 才能夠讓彼此的生命都因相逢而更美好。

8.學會正面思考。 日野原建議, 就算面對勞累的工作, 也不要長籲短歎, 反而要振作精神, 積極進取地挑戰難關。 當漸入老年時,

不要感到沮喪、無助, 要把老年期看做是“可以隨心隨欲開發自己潛能的自由時期”, 讓更好的自己再次投入社會, 他認為這是人生的“第二使命”。

9.調節壓力。 日野原認為, 不要讓壓力積攢, 應儘快調整。 有人通過睡覺、旅行就可調節;有人需要借助大自然的啟迪, 例如看潮漲潮退、花開花落獲得心靈的開解;有人偏愛與好友傾訴衷腸, 獲得安慰和鼓勵……找到自己合適的方法, 就可以從身心低谷中走出來。

10.反躬自省, 嚴格要求自己。 日野原認為, 有了問題, 要先反躬自省, 而不是怨天尤人。 “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大多數時候, 我們把自己的問題改掉時, 外在的問題也悄然不見了。

11.不要盲目遷就習慣。 日野原寫過:“禽鳥的飛行姿勢無法改變;動物爬行的方式、奔跑的姿勢難以調整;但是,

人類不管多大歲數, 都可以改變生活方式。 ”當我們認識到某種習慣是錯誤的, 就應當有壯士斷腕的精神,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 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毫不拖泥帶水地改變, 每一個當下, 都可以是全新的開始。

12.比八分飽再少一些。 “吃飯只要吃到八分飽就好。 在吃到太撐、太飽之前就停下, 這樣內臟負擔小, 對健康有好處。 歲數越大, 越要注意節制飲食。 ”日野原超過90歲後, 吃六分左右就足夠了。 當身體與心靈都更加輕靈時, 人也會更加健康、快樂。

13.對飲食不要過於緊張。 日野原很注意飲食, 但他建議偶爾在宴席吃得太多時, 也不要過於緊張, 之後幾天少吃一點, 讓體重降下來就可以了。

當今的新聞中充斥了過多關於“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新聞報導, 如果我們對飲食過於神經質, 往往會活得提心吊膽。 其實開朗樂觀的心, 足以化解這些“毒素”。

14.能走路就走路。 現代人常有運動不足的問題, 所以日野原建議能走路就走路。 他在醫院裡常上上下下、跑來跑去, 不坐電梯, 走樓梯, 且他爬樓梯時一次爬兩階, 讓肌肉充分動起來。

15.與朋友一起享受運動。 很多人想運動, 但是家人或好友不願作伴, 只好作罷。 其實, 只要每天規律地去運動, 自然就會結成自己的圈子。 無論是通過社區偶遇、網上尋找, 還是朋友介紹, 都能讓我們有強大的動力堅持運動, 並經營出單純、持久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