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盛夏三伏喝老火靚湯 驅除暑熱和濕毒

廣州主婦廚房的必修課, 必須有煲湯這一項。 而不管是自己家裡做還是在外面下館子, 廣州人都少不了喝湯。 特別是老火湯,

簡直是不喝不痛快!

盛夏三伏, 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 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一段時間。 即使颱風剛過, 天氣依然潮濕、悶熱, 使人容易脾虛胃弱, 食欲不振, 有些疲乏, 所以喝湯成了人們最適合的飲食方式。 廣東人喝湯喝的是老火湯, 火候足時間長, 既取藥補之效, 又取入口之甘甜, 被稱為“靚湯”。

也許有人認為老火湯喝了要上火, 不適合夏天喝。 其實不然, 只要你選對食材, 老火湯一樣能驅除暑熱和濕毒, 讓你胃口大開, 寧神靜心。 夏季暑濕, 適宜清補。 具體到吃什麼, 主要掌握四個要點:多酸多甘、補氣去火、新鮮乾淨、補水養生。 所以喝湯要選則消暑祛濕的食材, 還要搭配當季收成的蔬菜瓜果。

老火湯中一般有四種肉類食材最常見:龍骨、肋排、扇骨、小排。

另外豬腱肉、老鴨、乳鴿、鵪鶉也非常適合夏季煲湯使用。 海鮮類:蛤蜊、鯽魚、鮑魚、魷魚幹、淡菜、干貝為宜。 蔬果類:常用的有冬瓜、苦瓜、節瓜、玉米、荸薺、山藥、鮮百合等。 藥膳調味類:蓮子、薏米、芡實、竹蓀、蜜棗、生地、雞骨草、金銀花、霸王花、土茯苓等。

老火湯的滋補狀態與湯料和氣候是成正比的。 雞骨草煲豬橫脷, 是廣東民間有名的中藥食療湯品。 雞骨草性微寒味甘、淡, 清熱利濕、舒肝止痛。 豬橫脷性味甘、平, 補脾、潤燥。 豬橫脷與雞骨草合而為湯, 更具清熱、利濕、舒肝、健脾的功效。 老鴨冬瓜湯, 將薏米、蓮子、冬瓜和老鴨同煲, 清熱、祛濕、滋補, 適合盛夏清補的靚湯。 蛤蜊苦瓜湯, 不僅完全感覺不到苦瓜的苦, 湯清澈且甘甜,

有去火的功效。

鯽魚生地、土茯苓湯, 口感清甜, 常喝此湯能清熱涼血、解毒利濕。 菜幹羅漢果豬骨湯, 清潤可口, 功效是消燥除熱、下氣消食。 扁豆、薏米煲雞腳, 味道鮮甜, 有健脾祛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霸王花性味甘、涼, 用它和豬肺、豬骨或豬展肉煲湯, 具有清心潤肺、消暑解熱的作用, 是極佳的清補湯料。 五指毛桃豬骨湯, 五指毛桃有健脾胃、祛濕困的功效, 以它入湯, 味道清潤可口, 有清熱祛濕的功效。

煲湯雖被稱作廚房裡的功夫活, 但並不是因為它在烹製上很繁瑣, 而是因為需要的烹調時間長, 有些耗功夫。 事實上, 煲湯並不難, 只要原料調配合理, 將原料放入煲中, 等沸騰後, 小火慢煲即可, 火候掌握在湯開著就可以,

剩下的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三煲四燉(廚師俗語:煲一般需要兩三小時, 燉需要四小時), 放在火上慢慢煲即可。

煲湯的時間長是一個方面, 還應該注意以下五忌:一忌中途添加冷水, 因為正加熱的肉類遇冷收縮, 蛋白質不易溶解, 湯便失去了原有的鮮香味;二忌早放鹽, 因為早放鹽能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 不易溶解, 影響湯色;三忌過多地放入蔥、薑、料酒等調料, 以免失去原汁原味;四忌過早過多地放入醬油, 以免湯味變酸, 顏色變暗;五忌讓湯汁大滾大沸, 以免肉中的蛋白質分子運動激烈使湯渾濁。

經典老火靚湯做法:

1、 胡蘿蔔排骨湯:

材料 :胡蘿蔔100克, 排骨100克, 陳皮、薑、蒜少許。

製作 :將胡蘿蔔、排骨、陳皮分別洗淨, 排骨斬塊, 薑切塊, 蒜剝好。

排骨過汆一下去血水備用, 在煲內加入適量清水, 先用猛火煲至水滾, 然後加入上述全部材料, (偶一般還會滴上幾滴黃酒)改用中火繼 續煲2小時(偶只煲四十分鐘)。

2、 冬蟲草燉水鴨

材料:冬蟲草25克, 水鴨1只, 無花果2粒, 陳皮1/4片, 薑2片

做法:冬蟲草洗淨, 水鴨洗乾淨, 放入滾水內煮5分鐘, 取出。 陳皮淨軟刮去囊。 水煲滾, 將冬蟲草、水鴨、無花果、陳皮、薑加入煲滾, 改文火煲兩個半小時, 加鹽調味。

功效:補中益氣, 食欲不振, 腎虛哮喘

3、荸薺白果蛋花湯

白果10粒, 雞蛋2個, 荸薺15粒, 冰糖適量。

功效:清熱解毒, 除胸中實熱, 清熱利尿, 隆血壓, 配白果, 蛋花, 冰糖, 更有清潤、預防熱毒感冒之效, 且味道鮮美。

方法:荸薺去皮洗淨, 略切小塊, 白果去殼, 冰糖和雞蛋後下,

煲2小時湯成。 17、沙葛清熱湯

沙葛2個, 瘦肉100克。

功效:生津止渴, 潤喉, 解熱除煩, 解毒, 解酒精中毒等。

方法:沙葛(並非粉葛)去皮切片, 瘦肉切片, 一起煮沸即湯成, 飲湯食肉及沙葛, 爽口清甜。

4、魚頭川芎湯

川芎10克、鱅魚頭1個, 瘦肉250克、白芷15克, 白芍10克、圓肉10克。

功效:祛頭風、用腦過度

方法:魚頭切開洗淨淤血, 所有洗淨材料一起放入煲中, 大火煲開, 小火2小時。

5、鯉魚烏豆湯

鯉魚一條約500克, 烏豆100克, 紅棗4個, 陳皮一小片。

功效:溫腎, 補中益氣

方法:魚洗淨瀝幹水, 稍煎香;烏豆用鍋爆炒過即倒清水, 鏟起置清水中洗淨撈起豆衣不要, 紅棗去核洗淨, 陳皮浸軟刮瓢洗淨, 先清水滾開放入所有材料煲開後, 慢火煲約3小時即可。

6、青、紅蘿蔔豬舌湯

豬舌一條約600克, 青蘿蔔400克、紅蘿蔔250克, 蜜棗4個,陳皮一小片。

功效:秋冬季節合時湯水

方法:豬舌用開水燙過,刮去舌苔洗淨,青、紅蘿蔔去皮洗淨切角塊,陳皮浸軟刮瓢洗淨,先清水滾開放入青、紅蘿蔔、陳皮、蜜棗煲1小時,加入豬舌再煲至豬舌夠稔為止調味

7、降壓清熱海帶湯

海帶50克,白蘿蔔1條,排骨半斤,海蜇0克。

功效:降血壓,降火氣,除煩躁,化痰清熱。

做法:海帶洗淨切段;白蘿蔔去皮切塊;海蜇皮洗淨切絲、加鹽調味。排骨洗淨,全部用料同時入煲,放水4碗,煲2小時,待蘿蔔軟稔即可飲食

8、淮山老鴨湯

老鴨1只、淮山15克(可用鮮淮山500克)、桂圓肉10克、枸杞子15克、益智仁15克。

功效:補腦益智、補中益氣

方法:老鴨剖開去內臟洗淨,將全部材料放進煲內加水,大火煲開,小火煲4小時即可。(如鮮淮山要在煲好前30分鐘放入煲內煲)

9、巴戟、杜仲、扁豆煲龍骨

豬龍骨500克,巴戟15克、杜仲10克、扁豆10克、生薑2片

功效:清熱驅濕、利尿

方法:豬龍骨洗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巴戟、杜仲清水洗淨去泥、扁豆洗淨。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大火煲開,小火3小時,調味即可。

10、五指毛桃、土茯苓煲龍骨

五指毛桃約15克,土茯苓10克,豬龍骨(或豬尾骨)500克

功效:清熱驅濕、清肝潤肺

方法:豬龍骨洗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五指毛桃、土茯苓清水洗淨(最好用牙刷),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大火煲開,小火2.5小時,調味即可。

三伏天,一陣雨,一陣曬,在外面奔波了一天的你,口乾舌燥,回到家,聞到撲鼻而來的的老火湯的香味,已經是暑氣頓消,喝上一碗兩碗這補益的湯水,由內而外的滋潤,由內而外的滿足感,不僅停在心頭,分明已經越上了眼角眉梢。

我們常說,身體虛或者出些問題的時候多喝湯,以上推薦的老火靚湯,平日裡有時間就煲起來吧。

蜜棗4個,陳皮一小片。

功效:秋冬季節合時湯水

方法:豬舌用開水燙過,刮去舌苔洗淨,青、紅蘿蔔去皮洗淨切角塊,陳皮浸軟刮瓢洗淨,先清水滾開放入青、紅蘿蔔、陳皮、蜜棗煲1小時,加入豬舌再煲至豬舌夠稔為止調味

7、降壓清熱海帶湯

海帶50克,白蘿蔔1條,排骨半斤,海蜇0克。

功效:降血壓,降火氣,除煩躁,化痰清熱。

做法:海帶洗淨切段;白蘿蔔去皮切塊;海蜇皮洗淨切絲、加鹽調味。排骨洗淨,全部用料同時入煲,放水4碗,煲2小時,待蘿蔔軟稔即可飲食

8、淮山老鴨湯

老鴨1只、淮山15克(可用鮮淮山500克)、桂圓肉10克、枸杞子15克、益智仁15克。

功效:補腦益智、補中益氣

方法:老鴨剖開去內臟洗淨,將全部材料放進煲內加水,大火煲開,小火煲4小時即可。(如鮮淮山要在煲好前30分鐘放入煲內煲)

9、巴戟、杜仲、扁豆煲龍骨

豬龍骨500克,巴戟15克、杜仲10克、扁豆10克、生薑2片

功效:清熱驅濕、利尿

方法:豬龍骨洗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巴戟、杜仲清水洗淨去泥、扁豆洗淨。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大火煲開,小火3小時,調味即可。

10、五指毛桃、土茯苓煲龍骨

五指毛桃約15克,土茯苓10克,豬龍骨(或豬尾骨)500克

功效:清熱驅濕、清肝潤肺

方法:豬龍骨洗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五指毛桃、土茯苓清水洗淨(最好用牙刷),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大火煲開,小火2.5小時,調味即可。

三伏天,一陣雨,一陣曬,在外面奔波了一天的你,口乾舌燥,回到家,聞到撲鼻而來的的老火湯的香味,已經是暑氣頓消,喝上一碗兩碗這補益的湯水,由內而外的滋潤,由內而外的滿足感,不僅停在心頭,分明已經越上了眼角眉梢。

我們常說,身體虛或者出些問題的時候多喝湯,以上推薦的老火靚湯,平日裡有時間就煲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