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春季養肝多吃“甘”,而非“甜”

中醫提倡春天少吃酸味, 多吃甘味的食物, 以免肝氣太旺, 傷害脾胃。 因為酸入肝, 減酸是為了緩和肝的“殺伐”之氣;甘入脾, 增甘可養脾氣。

但很多人把“甘”誤認為是“甜”, 於是就多吃甜食。 其實, 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甘”是指中藥“五味”中的一味, 它不等於“甜”, 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 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 更重要的是要有質潤而善滋燥的特點。 除了經常提到的木耳、山藥、黑豆、大棗外, 甘味的食物還有:菠菜、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香菇、桂圓、栗子等。

如果理解錯了, 加大了糖的攝入量, 尤其是肝病患者, 若攝入大量的糖分, 不能及時代謝, 會使體內的脂類物質增多, 加重肝臟的負擔, 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另外, 春天少吃酸味, 也不代表連醋也不能用了, 適當用一點調味並不會影響養生效果。